教師考核之我思
最近連署沸沸揚揚的教師考核辦法,在我看來,是錯把手段當目的了。的確。老師的考核標準要建立,才能篩選淘汰不適任教師,然而,透過一連串的考評表來形成考評標準,只會引發更多不信任而已,因為沒有一個老師聞考評不色變的,這是人性!更何況,考評表的內容,也很難兩全,太籠統則不夠具體、太具體則無法涵蓋,怎麼設計都會出問題。
此時,我只想問一個問題,那就是考評的目的是甚麼?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背後的原理答案,就是為了提升教師專業,那麼,我要繼續再問,提升教師專業的方式可以有幾種?答案可能很多,例如:鼓勵教師進修、舉辦教學演式、創新教案發表...等等,繼續追問,那要如何真正讓老師實際上去做到這些好的方法,而又不會造成大家的恐慌呢?
很簡單,只要跳脫"用考績當手段"的方式就可以!那要如何跳脫呢?其實我認為,如果大家真的有心要提升專業,真的可以參考佐藤學教授,所出版的"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所談到的開放式教學觀摩策略,這個教學觀摩不打分數、只評論教學專業,並邀請"所有"想要觀看的人,都能來觀摩學習,會後大家以座談的方式討論,給出更多有建設性、具體性與創新性的想法,鼓勵教師在更精進!!
上面這個方法,還必須配合小組教學討論,每一堂科目都要把學生分組,透過研討的方式提高學習興趣,並於觀摩會上,請學生自行提出意見與想法。
佐藤學教授所提出的"從教室出走"的想法,成功的讓一間原本是中輟生聚集且沒有老師願意來任教的學校,成功的轉型成一間大家都爭相來學習的學校,因為,學校被定位成:社區的學習傳承中心,自然整體的表現就不同。
由此回到教師專業評鑑與成績考核的議題,我們會發現今天大家會吵來吵去,說穿了,還是因為教師專業自主這個框框,讓大家都無法真正信任彼此,那這樣是真正的教師專業自主嗎?真正的教師專業自主,應該著重在規劃一個良好的制度與環境,真正讓教師願意且努力投入自身專業進步,並從中獲得肯定並形成正向的循環,往這樣的方向來討論並進行操作面向的細節討論,才是我認為是向上且向善的目標。
然而,今天看到的氛圍是,教育部過於急迫的修法,顯示出其極想力下功績的短視心態,好像通過法案後,就能向全國人民宣示,我已經成功的立下了教師專業考核的標準,日後可以"依法行政",如此一來,只要是任何有心人士想操弄,那可以依此辦法,把老師的專業自主奪回,試問,這樣的法是真正協助專業發展?還是在打壓專業?
另外,如果真的立法通過了,這樣的氛圍,只會讓教師彼此更加分裂,教育部與教師工會持續對抗鬥爭,老師群們出現兩極化的聲音,贊成或是反對都不會對專業自主有任何的幫助,因為,極端的站在任何一方,都只是淪為被特定族群收編的對象,後果,只有分裂,沒有合作,老師與老師們之間也會相互猜忌,何來教育共識?
最後,我想提醒教育部的是,人都是有私心的,不要妄想用一個標準去解決人的問題,因為人的問題必須是透過一個良好的情境才能逐漸引導往良善的地方行進,就好像我們再輔導學生的過程一樣,無法用單純的法治觀點來要求他,而是要設計出一個好的學習情境來引導他向善,老師也是人,也會需要感受到鼓勵、支援與肯定,那為何不跳脫出評鑑的思維,真正去創建一個願意讓自身專業受到肯定的環境,鼓勵真正想要提升自己的老師,讓那些不適合在學校的老師們,感覺自己待步下去了,因為太過於正向了,而逐漸被淘汰。
我知道,這當中會需要很多的實務努力,必須仰賴學校領導人的帶領,但我深信如果大家都有志於教育這條道路,那絕對就有被實踐的空間,只是大家是否願意去嘗試而已。
很簡單,只要跳脫"用考績當手段"的方式就可以!那要如何跳脫呢?其實我認為,如果大家真的有心要提升專業,真的可以參考佐藤學教授,所出版的"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所談到的開放式教學觀摩策略,這個教學觀摩不打分數、只評論教學專業,並邀請"所有"想要觀看的人,都能來觀摩學習,會後大家以座談的方式討論,給出更多有建設性、具體性與創新性的想法,鼓勵教師在更精進!!
上面這個方法,還必須配合小組教學討論,每一堂科目都要把學生分組,透過研討的方式提高學習興趣,並於觀摩會上,請學生自行提出意見與想法。
佐藤學教授所提出的"從教室出走"的想法,成功的讓一間原本是中輟生聚集且沒有老師願意來任教的學校,成功的轉型成一間大家都爭相來學習的學校,因為,學校被定位成:社區的學習傳承中心,自然整體的表現就不同。
由此回到教師專業評鑑與成績考核的議題,我們會發現今天大家會吵來吵去,說穿了,還是因為教師專業自主這個框框,讓大家都無法真正信任彼此,那這樣是真正的教師專業自主嗎?真正的教師專業自主,應該著重在規劃一個良好的制度與環境,真正讓教師願意且努力投入自身專業進步,並從中獲得肯定並形成正向的循環,往這樣的方向來討論並進行操作面向的細節討論,才是我認為是向上且向善的目標。
然而,今天看到的氛圍是,教育部過於急迫的修法,顯示出其極想力下功績的短視心態,好像通過法案後,就能向全國人民宣示,我已經成功的立下了教師專業考核的標準,日後可以"依法行政",如此一來,只要是任何有心人士想操弄,那可以依此辦法,把老師的專業自主奪回,試問,這樣的法是真正協助專業發展?還是在打壓專業?
另外,如果真的立法通過了,這樣的氛圍,只會讓教師彼此更加分裂,教育部與教師工會持續對抗鬥爭,老師群們出現兩極化的聲音,贊成或是反對都不會對專業自主有任何的幫助,因為,極端的站在任何一方,都只是淪為被特定族群收編的對象,後果,只有分裂,沒有合作,老師與老師們之間也會相互猜忌,何來教育共識?
最後,我想提醒教育部的是,人都是有私心的,不要妄想用一個標準去解決人的問題,因為人的問題必須是透過一個良好的情境才能逐漸引導往良善的地方行進,就好像我們再輔導學生的過程一樣,無法用單純的法治觀點來要求他,而是要設計出一個好的學習情境來引導他向善,老師也是人,也會需要感受到鼓勵、支援與肯定,那為何不跳脫出評鑑的思維,真正去創建一個願意讓自身專業受到肯定的環境,鼓勵真正想要提升自己的老師,讓那些不適合在學校的老師們,感覺自己待步下去了,因為太過於正向了,而逐漸被淘汰。
我知道,這當中會需要很多的實務努力,必須仰賴學校領導人的帶領,但我深信如果大家都有志於教育這條道路,那絕對就有被實踐的空間,只是大家是否願意去嘗試而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