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看戲




好久沒有進戲院看戲了,特別是進電影院看戲,更難得的是看睽違已久的相聲瓦舍!趁歲末年終,和老婆一起來放鬆心情,欣賞「拆黃鶴樓」,用開心的心迎接更美好的一年喔!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讓愛傳出去

為了響應聖誕節的贈書活動,我前天立馬寄出去一本,沒想到今天馬上就收到回饋了,善意的流動真的是神速無比啊!恩恩知道這是自己的新書後,立刻迫不及待的開始翻閱,口中還念念有辭的像一回事呢!感謝贈書的人,願意讓這份善念繼續流動,也祝福你們小朋友平安長大,闔家幸福喔!



#有捨才有得
#期待第二本的到來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守護


非常感謝所有夥伴的付出,大家一起齊心成就了這次的營隊!更特別感謝今晚蒞臨的家長們(包括兩校校長),親自出席宣誓典禮,期盼今年所有入團的新夥伴們,都能好好珍惜這塊園地,讓小小的童軍光芒,永遠照亮你的心!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入團宣誓布章


為了周末的入團宣誓一日營,讓童軍團學生自己設計布章,今天拿到成品,真的很有質感呢!

#全國大露營的交換禮物
#未來每年合辦宣誓營的傳承紀念

自我挑戰

歷經了25個小時的接力,終於完成了生平第一次的沉浸式英語特色學校試辦計畫,這是我首次嘗試英語融入綜合活動課程設計的挑戰,既要保留綜合特色,又要能夠適切的融入英語教學策略,以俾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難度不可謂不大。
                                 
更難得是要在我本週緊鑼密鼓進行童軍團入團宣誓營之前,火速趕出這篇計畫,實在是苦了我的腦和肝,但是,也是有很棒的收穫,因為再撰寫的過程中,幾乎是把學校的綜合活動課程做一個總體檢,也讓我多了更多沉浸式教學的了解,這也算得上是自發學習的樂趣吧!
總之,全文43頁,共30535個字,這些數字,是我個人挑戰的里程碑,期待這些文字能順利過關,下學年開始落實,讓本校真的有機會展開紮實的跨領域共備討論,建構出有溫度且有效果的課程設計!


無論這份計畫是否有過,我已無愧於心,也會全力以赴來推動看看,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值此深夜的12點,我給自己掌聲鼓勵!也給未來的課程新藍圖打氣加油!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南大有感「結」


今天南大的課很有感「結」!

一開始學生的暖身活動帶「解手結」,讓我既驚喜又意外,因為這剛好和今天要分享的「To be or knot to be 」的繩索觀察活動有異曲同工之妙,前者要整個人撩下去,後者則是只能看不能動手,但目的都是在設法解開纏繞在一起的「結」!


在解手結時,每個人都不會是局外人,無論你所在位置為何,你的手只能緊緊握住夥伴的另一隻手,然後移動,調整,修正,溝通,思考,行動,如此這般,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像極了我們想要推動的課綱藍圖,每一個人自發地行動,過程中不斷與人互動,最後的目標,是成就那個共好的圓,讓每一個在圈圈中的人,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
                                             

而「To be or knot to be 」的繩結觀察,則是只能用眼睛,找出串起其他三條繩子的主繩,這考驗每個人觀察的視野和角度,更考驗團隊是否能夠做出正確的共識!而這個遊戲最大的考驗就是「做決定」,要決定那一條是主繩,牽涉到很多的判斷,就像要決定自己未來的生涯方向一樣的困難,特別是對於這群師培生,感受應是格外深刻。或許自己心中早已有想法,但卻時常受他人影響而更改心中的答案,也或許自己經過了充分的討論與判斷後,結果卻是錯誤的,這些內在的自我對話,都是在「做決定」的過程中時常會面對的處境!
                                   

但無論是「解手結」,還是「找繩結」,都是要能在一片看似混沌未明的狀態中,抽絲剝繭,找出具體有效的因應之道,並試著聆聽他人的想法,努力尋求共識,然後繼續向前進,這樣的價值正是我今天想要傳達給學生的,要取得正式教師的路途很漫長也會像這一團混亂的繩子一樣,看似沒有規則,沒有方向,也會讓你時常感到困惑迷惘,但別忘了,仍要仔細觀察,關關難結關關解,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希望今天參與的同學,都能從今天的活動中,意識到並看到自己目前的結,好好的觀察他,感受他,分析他,並嘗試做出自己最棒的決定,相信只要你用心,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走繩推廣

帶走繩回家,原本想讓自己的家人體驗看看,沒想到碰到公園有人辦活動,吸引了一堆小朋友來嚐鮮,家人也樂得當起了工作人員,媽媽負責攝影,爸爸協助安全,我和弟弟順勢擔任引導員,看到一群孩子的熱情和勇於挑戰的毅力,家裡的三位小帥哥也玩的不亦樂乎,不但可以很快拉近陌生人的距離,更能促進親子互動,真的覺得走繩是一個很棒的活動啊!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轉型?轉刑!

若轉型的手段就是要耗費巨額民脂民膏來更名,那也要把所有日治時代的遺跡和名稱全部修正,畢竟當時很多台灣人被日本人迫害的也絕非少數,再更遠一點來說,台灣的歷史本就充滿各種不同的殖民遺跡,荷蘭統治時期就沒有燒殺擄掠?那些我們現在到處看到的老街巴洛克式建築,不也是殖民文化的殘留?那既然如此,照你轉型正義的破壞式創新的思維,就應該全數拆除,不要只針對國民政府時期來大作文章!

試問,原總統府前的那條介壽路,後來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我們就有因此尊重原住民族的權益了嗎?

去年8月1日,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宣布推動「轉型正義與歷史正義委員會」,重啟2005年制定的《原住民族基本法》中關於傳統領域的調查。

結果,通過了一個「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硬生生的將原屬原民的180萬公頃的傳統領域,剝奪了將近100萬公頃,只剩下80萬,而且未來原住民在遇到大型開發時,沒有任何權利說不,逼得巴奈,那布,馬躍比吼在「凱道」為自己族人的權益抗爭3個月。

改路名和修訂傳統領域都是以「轉型正義」之名來推動的,但實質上卻是完全不聽人民的聲音,只會閉上眼睛滿足自己的「轉型私慾」,行徹底的剝削與冷落之實,真的是極盡諷刺!也讓人看清了這塊轉型正義的遮羞布,遮的就是民進黨的偽善!

奉勸民進黨,不要老是批評中國是共產黨,也不要老是批評國民黨是財團黨,結果自己完全執政後,只比這兩黨有過之而無不及!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回皂


今天輔導團研習很高興請到雅雯老師,來分享「回皂」研習,顧名思義,就是用廢棄的食用油來製作肥皂,相較於傳統的肥皂製作,要準備一堆器具還要擔心學生受傷的危險,雅雯老師分享的手工皂的方法,只要5分鐘就能立即做好,放入印模中,而印模也是找廢棄的塑膠盒,完全就是資源回收再利用,這就是環保的「回皂」精神!

在實作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化學比例的分配,也深入了解肥皂的歷史,對於手工皂的知識有更多的體會之外,更讓我比較感動的,是這個手工皂工作室背後的故事,因為雅雯老師不單只是作手工皂而已,還結合了勵馨基金會的就業婦女培力計畫,透過技術的練習,增加婦女的一技之長。

此外,也結合老人服務機構,讓老人家透過做手工皂來做復健,或是與幼兒園所結合,訓練小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換言之,這個實作的過程可以因應不同領域與族群的需求,提升手工皂的社會教育意義!

今天的課程老師有提到一個案例,就是若洗碗的肥皂也可以順便護膚,那肥皂的功能就會不一樣,我腦海頓時閃過一個想法,如果這樣的產品能夠被生產,那是否就可以造福那些常年洗碗的洗碗工,不會因為大量使用清潔劑,而造成雙手皮膚病變,如果,能夠用低廉的成本,但相對的降低工作傷害,這樣的產品,就會很有意義!

如此,我的腦海突然閃過一套課程規劃,如果把手工皂當作媒材,除了讓學生自己找材料來製作之外,也可以結合社會議題,去作手工皂市場調查,問一問為什麼市面上的手工皂價格從1000多到幾十塊,這麼大的落差從何而來,而這個價格與生產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合理嗎?一塊肥皂生產所需的成本與消耗的能源又是多少?那如果今天要自己設計自己的肥皂自己賣,又應該如何行銷?如何寫文案?品牌故事是什麼?你會如何設計一個既能滿足清潔需求,但又同時創造社會價值的產品?這些議題,完全都可以融入綜合活動的課程來討論啊!

素質成就品質,品質淬煉價值,價值帶動產值,產值方能升值!這是研習結束後,我想送給雅雯老師工作室的一段話,做對的事情很不容易,但慢慢走,一定會得到很多人的鼓勵與肯定!如果大家對手工皂有興趣,歡迎大家到「蕾爾手作皂」的粉專逛逛,或邀請老師到您的機構去分享支持喔!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教學的反思

身為童軍老師或是綜合活動老師,最重要的學習情境的建立,與引導對話的設計,若是只談論技能,或是不斷地炫耀自己的知識能力,或只顧及自己的教學是否有照自己的安排來走,那麼這是表演,不是教學!

更何況,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干擾時,便本能地用負面語言來教訓或詆毀學生,這恰恰只證明了自己內在的空洞感,這樣的教學,就是一種形式的樣板,對於自己,對於學生都像是陌生人一樣的看待,再這樣的環境中,每個人都成了一種工具人,如此的學習,只會造就出沒有靈魂的軀殼,談不上探索的本質,更搆不成教學的核心價值!

是以,真正的關鍵,不在於個人擁有知識量的多寡,而在於站在講台上的人,能有多大的心胸去面對自己與學生,與其羨慕那些容易就獲得掌聲,或上起課來行雲流水的講師,不如透過自己的教學,好好檢視自己的內在狀態,真正的認識自己,比你想要教什麼給學生,還要來得重要啊!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無意識的反思

今兒個帶恩恩到公園玩耍,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給我很多的反思。

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大朋友,每次溜滑梯都沒有顧及下方的小朋友,總是用很狂野的方式在玩。很多父母親要嘛就是把小孩抱得遠遠的,不然就是謹慎地守在一旁觀察(我就是後者的),有一次我注意到,他又要快速衝下來,剛好下方又有一位小朋友,我連忙出手檔了一下他,並看著他說,請慢一點,等下面的小朋友滑到底後再滑,請小心哦!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有聽進去,只知道他立馬又拔腿狂奔到其他地方去玩,後來,恩恩也跑去玩別的設施之後,我也轉移注意力,沒有再多留意這個小孩。

過了一會,突然之間,聽到一陣怒吼,一位媽媽怒氣沖沖的抱著自己的小孩,殺氣騰騰地朝著那個孩子衝過去,大聲地咆哮:「這是那一家的孩子啊?!是沒有爸爸媽媽嗎?亂踢我的小孩不用負責任嗎?你爸媽在哪裡?可以這樣亂踢人嗎?」

當時因為我已準備要離開,沒有再留心事情的發展,只看到一位爸爸趕忙跑來,用手上的東西打了一下那個小孩的腳,原本以為事情就這樣落幕了,畢竟,爸爸有出來處理了,那就祝福這兩家能和平處理這件事情。

在離開的路上,我注意到老婆仍一直在關注。
我問:「你怎麼這麼關心啊?人家爸爸都出來處理啦!」
老婆:「你沒發現嗎?」
我:「發現什麼?」
老婆:「這位媽媽一直和他丈夫說:你兒子被人欺負了你是不會處理嗎?你兒子被人欺負了啦!」
我:「所以嘞?」
老婆:「所以剛剛出來教訓那個小孩的不是他爸爸,而是那個被欺負的小孩的爸爸!」

這個事情,給我最大的感觸,不是怪罪那一方的是非對錯,而是在整個過程中,我作為一個旁觀者也是一個爸爸的角色,我思考著,這樣的怒氣與攻擊行為,時常是出自於無意識的慣性,大人的憤怒是來自於恐懼,當小孩受傷了,我們會陷入混亂與擔心,而正是這樣的恐懼,支配著我們,採取了許多看似是保護孩子但卻是傳遞了負面訊息的行動。

透過這樣的發生,我也看到了自己的黑暗面,不管是自己生氣打自己的小孩,還是替小孩出氣,都是內在的恐懼在支配著自己,我常常口中說著愛,但事實上說的不是愛,而是要符合自己的控制權而已。

透過這起事件,我看見了身為父母親的憤怒,與和孩子相處時的界限,對於其所處的周遭環境,是如何產生相應的影響力,孩子所學習到的情緒反應,往往都不是真實事件帶來的感受,而是父母親的恐懼。

或許,孩子會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因他人的行為受傷了,而產生難過與憤怒的情緒,但這些情緒感受是好的,因為是來自於他自己的真實性,作為父親的我,可以同理但不必介入,更無需侵入我的情緒在其中,只因我深刻地知道:「我會牽著你的手,但是路要自己走!」

我愛你,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我。祝福這事件中的兩個孩子都能獲得神的撫慰與療癒。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跌倒

這小子每次跌倒,都不會趴在地上大哭大鬧,而是發出「喔~」的一聲,抬頭看著我,然後自己爬起來把手拍一拍!
今天又跌倒了,但出我意料之外,他竟然沒有立刻爬起來,反而用手去摸旁邊的小草,開心的在那兒拔草!完全映證了那句:「跌倒了先別急著爬起來,而是先看看附近有甚麼可以撿的。」的名言啊!

可可夜總會 原諒與遺忘的雙重命題


這是一個懷抱音樂夢想的小男生,卻生長在一個超級排斥音樂的大家族裡,陰錯陽差的跨進了亡靈的世界,從而展開了一段自我尋根與自我認同的華麗冒險的動人故事!

同時,這也是一部很家族系統排列的電影!

主角米高,從來都不了解何以家族的成員為何如此痛恨音樂,直到故事開始發展,作為觀眾的我,方知那個家族的秘密,是來自於曾曾曾祖母的不原諒,因著這份無法原諒,也讓家族成員因而遺忘了他們的曾曾曾祖父的真實樣子。

沒有原諒,就註定會被遺忘,一旦遺忘了,家族的根就不完整,也難怪米高會用盡全力來找尋自己的未來,只因他想挑戰的,不是家族的限制,而是那份家族無意識的約束,但他自己不知道,連其他亡靈長輩們也不知道,於是只能隨著這樣的命定安排,繼續傳承家族不得碰音樂的「祖訓」!

然而,解鈴還需繫鈴人,一切的源頭仍然來自於曾曾曾祖母與祖父這兩人的關係,也就是夫妻關係的和解,唯有雙方彼此都願意原諒,那麼後代的家族成員,就能不再被那無意識的憤恨給綁架,這也是為何在片尾,當曾曾曾祖父母雙方堅定,不帶任何條件的給予米高祝福時,米高才打從心裡得到了真正的肯定,找回自己熱愛音樂的初衷,並堅定地回頭面對仍然無法諒解與理解的家人們,祈請他們聆聽自己內在的召喚!

觀影的最後,那首來自亡靈的歌謠,成了最終救贖的高潮!

當吉他聲緩緩地揚起,那首世界知名的歌曲又再度被傳唱,不僅喚起了祖母對自己父親的回憶,更融化了長輩們頑固的心,跨越了世代的隔閡,當家族願意接納米高的音樂夢時,同時,也是讓家族祖先亡靈們獲得了解脫與和解,整個家族從此充盈著歡笑聲與歌聲!

可可夜總會,是一個以音樂與動畫,包裝著原諒(forgiving)與遺忘(forget)命題的電影。我們為了(for)我們心中那位很重要的人,時常在付出(give)與獲得(get)兩者之間擺盪,從而產生了心靈的悸動與漣漪。

世人都渴望被原諒也渴望不被遺忘,更何況是自己的家人,這份因愛而牽動的業力法則,一直深深地影響我們所有在世的人的所思所言,也因此,唯有在世時與所愛的人和解,那麼後代才能獲得全心全意的祝福,與圓滿豐盛的人生啊!

原諒的意願


遇事爭執,講硬道理,是我一直以來的慣性。常以為自己單純就事論事,說話大聲就能爭得
尊嚴,但靜下心來反思,才發現那是內在心中的怒氣包裝,怒氣從何而來,從自己的內在匱乏而來,是來自於自身心靈與體內舊有的創傷的投射,是這個匱乏意識的綁架,使自己無法接納自己的不夠完美,無法順服許多的無能為力,因此,無法換回平靜。

Be Willing to Forgive 原諒的意願,在於For Give,要先付出,要先給予,才能主動取得轉換的契機,被動的在小腦袋瓜裡上演各種戲碼,只會徒增幻想,無助於內在平靜的到來。

Love is forgiving;Love is for-giving!愛是原諒,愛是給予!
原諒,能讓內心安定,能量復甦,並更具專注力!

大天使拉斐爾,我在此請求你。
我願意原諒那些傷我的人與我所傷的人,並釋放所有囤積在身體,心智與情緒體的怒氣。我願意放下痛苦,換回平靜。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簡評血觀音


這是一則愛的故事,但不是樣板的溫暖,而是真實呈現愛的黑暗面,並用極其華麗的佈景,畫作,古董,美食,貴夫人的下午茶,來映襯這一切美麗背後的醜陋,以及各種飽滿背後的空虛!

形式主義!是的,這是我看完真正令人感到觸目驚心的核心,那些表象下的形式尚且還不算地獄,真正讓人背脊發涼的,是以愛為名的形式主義,因此,所有的溫暖呵護,所有的笑靨面容,所有的真情互動,都維繫在那脆弱的生存法則中,一旦權力關係更迭,形勢一轉,原本的相親相愛,只剩下孤寂的恐懼,到頭來,所有的愛,都是恐懼,都是一種被控制的不甘心!

物件的選擇也是形式主義!無論是斷手的觀音,高級服飾與玉佩,各種魚頭,麝香貓咖啡,這些種種,既是形式也是象徵,導演用一個又一個的物質畫面,來凸顯物質本身的空虛與沒有靈魂,就連勸人為善的宗教本身,也成了形式的主角!

女性絕對是本部電影的主角,你幾乎感覺不到有任何男人存在的必要,男人的出現都是一種傀儡般的呈現,看似高高在上主導一切,但實際上,卻隱藏在每一個笑容可掬的操刀之中,確實呼應了影片宣傳詞:「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然而,真正的贏家,卻不在任何角色裡,因為在血觀音的世界中,所有的贏家都是命定的輸家,因活在一切的人,雖然很努力想獲得各種形式的愛(沒錯!這又是一種形式!),但最後的結局,卻是只能選擇停留在那微薄又喘弱的呼吸聲中!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南大第十二堂課

南大第十二堂課,今晚的課程充滿歡笑與知性的共鳴!
課程開始前,我先用改變卡進行分組,做法是先設定一組三人,必須湊出15的數字,但一開始不給學生選數字,而是選一張最有感覺的改變卡,再依照背後的數字,去找到自己的夥伴,找到後在組內簡單分享一下這張卡片對自己目前生活上的意義和提醒,算是一個簡單又充滿互動的分組破冰。
隨後各組領取一張紙,依據今天的報告,提出教學主題的發想,這樣的規劃有個好處,就是每個人都會討論到,不會有人沒事做!

而今天三組學生的自選報告都有各自的精彩之處,主題分別有:俠義精神,意外及應付方式與扶助他人,這三個主題其實並不好上,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就變成流於知識和價值觀的灌輸。

然而,學生卻有不錯的創意設計,有的設計快問快答,用時下符合學生喜歡的口吻來討論俠義精神的意義;有的事前請大家看一則簡單的故事,請大家從中找出意外之所以發生的原因;有的配合自身經驗,來敘述自己碰到危機時的反應,這些引起動機的安排,都很能瞬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也能成功地帶動大家討論,如果我是學生,我會很容易被這些有趣的活動給吸引!
當然,在知識面的部分,難免會有錯誤及不甚正確的部分,畢竟,1908年出版的「童軍警探」,距今已快100年,有些內容已不合時宜,我就一一針對這些部份給予釐清,最後仍然提醒大家,閱讀手冊時要有後設認知,一方面體會當時童軍運動設計的整體思維,一方面要能回到現代,用多元性,脈絡性,情境性的素養導向思維,來設計自己的教學安排,這樣才是閱讀經典的正確態度喔!

莫忘初衷

偶然在我的檔案裡,看到了大三時的報告,回想當初的社團領導人,到現在的團長身份,心境改變確實不同了,但相同的是那份對社團的信念,仍然時時刻地提醒著我,莫忘初衷!

--------------------------------------------------------------------------------

能夠擔任自治性社團的負責人,若非心中有一個很偉大的願景與理想,或是對於社團內有強烈的凝聚力,否則,應該很少人人會主動承接這樣的重責大任。

自治性社團就好像在經營一個政府組織,有人會有抱怨,有人會稱讚,他的屬性是相當的紛雜的,不同於一般其他性質的社團,是由對社團本身有興趣而自願參加的,自治性社團的成員,都是同屬一個團體內的成員,均視組織內的當然成員。

這樣說來,要帶領出大家都很認同的凝聚力似乎是相當的困難,撇開有人存心找麻煩不說,光就再權利與義務上的對峙與分野,就是一門當大的學問。通常,團體內的成員,比較會去計較,組織到底為他們做了多少事情,因為他們是消費者,他們付了費用,學會組織理當為他們盡心盡力、至死方休,而在這權力拉拔的過程中,往往是一段令人身心俱疲的過程,領導人嘗試透過帶領幹部們,去成就一段令人雀躍的事情,比如說:辦理為會員服務的活動,在其中找到組織的方向其價值;或是努力的將組織的精神推廣給其他人知道。

成立一個組織,目的是要讓這個組織中的組成份子感到更加的充實與愉快,若非基於此原因,而選擇以上位者的管理姿態來辦理業務,那絕對會產生重大的拉拔差距,其危機會透過學生團體的分裂顯示在整個系上的系務難以推動。因此,系學會對於整體的制度化運作而言是必要的,但就個人而言,領導人本身的期待與價值觀又是什麼呢?

透過一些簡單的概略性訪問,可以窺知其主要的思考脈洛,以及擔任領導者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我主要選擇了兩個都是擔任過系學會長之職的同學,並初步地將我主要的訪談獲得作一簡單的摘要:
1、 發現當初選擇擔任此職位的動機都是為了要讓學會能夠發展的的更好,為了下一屆的學弟妹,再怎樣付出的辛苦與勞累都是值得的。
2、 擔任系學會會長的任內,常常遇到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為之氣結的事情,不管是人際關係,還是管理分工,每當遇到類似情形時,會長本身都是相當孤獨地去面對艱難的挑戰。
3、 這段擔任會長的時間,在個人的生命經驗中,均佔有很大的影響力,除了對於處理情上的應對進退之拿捏外,也在自我醒思的深刻中獲得很大的成長。

大抵而言,透過休閒活動的觀點,來看待參與社團人的生命經驗時,會發現到,這些人拋開自己的額外「休閒時間」去付出,姑且不論在運作的過程中是否有達到所謂的心流經驗,但很明顯地,若當如這樣的自治性社團是令人望之向背的,無法使人有太多的成就感於其中,那麼要達到做的快樂的感覺,似乎是很難的,而真正快樂的泉源,恐怕只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其實,要經營一個自治性社團若非有很好的管理制度,否則非常不容易去推動想要執行方案或是活動,或許透過學校學生的縮影,可以引申到整個社會的共同問題,那便是在現在社會中願意付出的人少,而不肯承擔事情的人多,我想,透過對學校社團運作的了解,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出,整個學校的學生氣質以及其面對事情的解決能力。

在付出的過程中,社團領導人的價值觀便是「捨己為人」,懷抱著如此崇高的經營理念,但卻在一個社團風氣不甚理想的竟中運作,可想而知其挫折感與無奈,若以為微視的觀點看之,最大的困難還是那群學會服務的對象,本身對學會的質疑與不解,所形成的對立與衝突。

其實,這種事情就好像散步,你用腳走出來的世界,絕非是你開車或是搭乘交通工具便能體會到的境界,一步一腳印這句話,絕對適用於社團人身上,因為,身為一個上位者的孤獨與寂寞,若非親自體驗,否則那種滋味絕對是忘也忘不了。

不過,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獨特的情愫與情懷,社團領導人才能真正在風雨中建立其自信心,他的參與及投入的程度越深,所能得到體會也就越多,這就好像登山一樣,每當克服了一道關卡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不同的關卡,所以我認為,經營社團其實也如同在經營著自己的人生,如何駕馭飛翔,端視於領導人如何去看待挫折這件事,畢竟,路是人走出來的,是自己願意選擇來付出與承擔的,嘗試運用不同的、全新的主動出擊的精神與角度,也就換了一個不同的視野,去重新仰望頭上的天空了。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享受生命


最近的生活來到了一個高原期,每天說了很多話,也做了不少事,但心裡總覺得不踏實,感覺能量卡住了,無法更突破自己,不過早晨起床,看見兒子自在的打呵欠,提醒了我,要先享受生命,就能改變困境!謝謝兒子的晨鍾之語!老爸我收下了!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南大第十一堂課

南大第十一堂課,今天的主題是「叢林求生」活動,小隊必須對話共同找出正確裝備的排序,過程中,除了談論求生原則的「知識」,更探討了準備原則的「思維」,最後的聚焦則放在團隊溝通的「行為」模式的分析上,進一步讓學生反思自己的溝通的模式與真實情況的呈現。



這個遊戲帶了好幾次,這是第一次拿來運用在師培教學上,學生的回饋都非常的真實。很多人都反應這個遊戲的結果和自己在真實生活中的表現很雷同,也有認為不同的,但無論相同與否,這樣的經驗都給到了自己不一樣的看見與體會。

也有學生回饋到,自己其實很缺乏這類的生活經驗,所以先備知識很不足,因此會有猶豫不決的情況,這也反映了自己生活的某些面向,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提醒。

當下看完了許多學生的分享後,心裡是感動的,感動的不是自己好像教得多好,而是看到學生願意從一個看似簡單的活動中,深入思考一個遊戲的價值,並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做連結,這樣的自我對話與反思,是我感到難得且寶貴的。

而我自己的反思是,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其實真的不難,但也絕非易事,不難是因為現在的教學媒材之多,順手捻來,俯拾即是,但不易之處,也在於如何整合這些素材與遊戲,並設計好相對應的反思提問,使之成為一個有系統有脈絡的課程,就是教師不斷精進的方向!

無論是談溝通模式,談領導統御,談團隊價值,談求生準則,所有包含在內的情境元素,都是缺一不可的,當這個遊戲成為真實的危機時,可不是紙上談兵就可以解決的,而是如何讓1+1+1>3真正的被應用與落實,這就是素養導向教學的意義啊!


#遊戲的價值來自於學員的真實
#精進求生課程的素養導向設計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定向教學組裁判初體驗

今天是自己第一次擔任教學組裁判,很感謝台南市定向越野協會,給我來服務的機會,學習很多,深深的體會籌備一個賽事真的很不容易!

此外,也帶童軍團的孩子們來體驗這樣的正式賽程,很多孩子都有完成賽程,甚至也有拿到個人獎項的,最後因大家的努力,我們領到了團體優勝獎的殊榮,為這次的定向比賽活動,做了一個最美好的ending!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校慶營門搭建

為了慶祝下周校慶,童軍團今天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搭了一個精緻版的精神堡壘,象徵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精神,並用七彩顏色的緞帶點綴,讓校園增添更多的活力!

當然,今天最感謝的是前來支援指導的小宏啦!謝謝你的用心指導,才能讓成果如此美好!更要謝謝回來幫忙的行義與羅浮,希望你們常常回來,學弟妹們才不會忘記你們喔!


最後,謝謝今天辛苦的每一個夥伴,無論你是全程參與,或是因補習而只能來半天,你都有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希望我們每年一度的精神堡壘能夠越做越好,讓做中學的童軍精神,不斷傳承下去!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食農好心情


今天真的是一場身心靈的饗宴,如萍教授不僅精彩的分享了完整的食農教育的核心精神,更精闢的給到每一個討論共備的教案更紮實的提點,無論是從餐桌到產地,還是從產地到餐桌,在整個食農教育的環節中,要思考的不只是教師想要教什麼,更是要放在整個環境脈絡中去省思這樣的教學是否能符合在情境中,運用適切方式去行動的能力,而非只是單純的灌輸知識而已!
最後的合照,總結了今天的精華,就是如萍老師喊:地瓜,我們大家一起說:耶!地瓜耶!地瓜葉!既是標榜在地食材的美味,也是另一層的創意看見,當我們用讚嘆與感恩的心情,看見台灣的每一個角落,都孕育著獨特的食物故事時,我們的食農教育,就不會距離孩子的生活太遠,反而透過食物的連結,不僅溫暖了彼此的胃,更拉進了彼此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