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怪物來敲門


怪物來敲門,雖是一本童書,但對我來說,卻是一本喚起成人內在小孩的心靈巨作,即便知道故事的結局終將令人悲傷不捨,但那每一則故事的啟發與隱喻,卻有著巨大的療癒力量,以至於,我可以在流淚閱讀的歷程中,依然獲得清晰的指引,並產生深刻的體會,因此,即便是整本繪本皆為黑色系的構圖,但文字與對話卻不時透露出智慧的光,讓人反思再三,並感動不已!

孩子的笑容

看著孩子的笑容,能夠讓我喋喋不休的頭腦安靜下來,能夠鬆動我的執著與頑固,能夠讓我的心輪再度敞開,能夠讓我的心回歸大我平靜,能夠讓我更深刻地看見自己的黑暗面,並完全的接受他是我的一部分,然後,讓無明遠離,讓愛再度流進來,謝謝你,我的孩子,愛你。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小確幸

看到孩子因為你的引導而確實產生一點一滴的質的改變,是天底下最快樂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這種精神上的小確幸勝過任何名利!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拋磚引玉

方才洗澡時,腦袋在構思童軍團的訓練計畫,想著想著,腦袋自動浮出那句探索教育的名言:一個人走的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遠。突然,我有個想法,與其自己很辛苦的想,為何不召集更個不同專業的服務員與團長們,大家一起來合作呢?!

所以,我想在此邀請想要一起玩耍的童軍夥伴們,我們是否可以一起來相互交流彼此的專長,依據不同的主題,大家聯合辦訓練活動。
例如:我可以提供我的專長,如:口語表達與演說技巧,計畫書思維訓練,團康與遊戲,領導培訓……等課程,安排一日的營隊,如果有團需要作訓練,可以邀請我去上課,或是和我的團合併訓練,課程全部由我負責,而且全部免費。

不過,邀請我去的團,也要能提供回饋,針對團長們自己熟悉的主題,開班授課,舉凡野外求生,急救訓練,生態認識,定向運動,工程搭建……等任何你想要教的主題,課程內容由你決定,或是需要共備討論也可以,然後換我派學生去上,或一起訓練也行。


總之,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一起想,一起玩,一起跑,而我的出發點其實也很自私,就是透過交流,讓我的學生可以在短短的國中三年間,看到更大的世界,並吸收到最棒的課程菁華,重點是,因為都是團長們發心教導,完全不用錢,讓那些家境不好,繳不起高昂培訓費用的孩子們,也能享受到好的課程。

尊重

剛才把畢業生轟了出去,理由很簡單,學校不是讓你說要見誰就可以見誰的地方,如果你打電話給警衛說要見我,只是為了讓我可以通融你進校園逛大街,那我會說你找錯人了,而且是大錯特錯,更別說你還提著飲料說要送給校內學弟妹,很抱歉,在我眼中,你的行為就是毫無尊重,我也不會因為你是畢業生我就對你客氣。

不要認為別人對你貼標籤,也不要認為為什麼有些人,老師可以很放心讓他在校園裡走來走去,而你卻不行,原因很簡單,就是尊重兩字,畢業生就是校友身分,就是外來客身分,基本的界線你遵守了,基本的態度你擺出來了,沒有人會惡意刁難你,但是,對於心中沒有對這個學校、對師長有尊敬之心的人,請記得,我不會讓你進校園,當然,我也不需要對你客氣!!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感恩

今天是個紥實的一天,早上團集會,帶領學生熟悉小隊,回顧露營分享,催化團隊動能,中午一結束,草草吃了一個捲餅,就立刻趕到成大,幫師培生上體驗學習在綜合活領域的運用,驚喜的遇到了小天使來幫忙,讓今天的授課更加圓滿順利。

內心真的很感謝,有綜合活動這塊園地,可以讓我在裡頭吸收養分,並耕耘沃土,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為台灣教育付出一點點努力,真的很感恩!

說話

老師說的話有兩種話,一種是廢話,一種是催化,每天都要問自己到底說了哪一種話。

行動指南

說實話,最近我常在夜深人靜時,思考童軍團未來的規劃,但總是卡卡的,這和平常習慣做目標設定的我有很大的不同。

靜下心來沉澱時,我發現,原來我卡住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目標重視晉級考驗是否通過,是否有把所有技能全部排進去,如何訓練我的團員越來越優秀,但是這些,都只是我內在想要獲得別人認同的投射而已,其實和學生一點關係也沒有。

此時此刻,內心湧出了一句話:跟著流走,讓愛引領。當自己不知道在幹嘛的時候,就是要傾聽內心聲音的時候。

於是,我知道了,我的目標就是,放下比較,放下焦慮,放下期待,放下執著,但要專注,用心在每次教導的時刻,專心在每次對話的過程,留心在每次眼神交會的瞬間,貼心在每次關懷的問候。


這些,遠比我想要教孩子什麼,來的更重要,因為只有讓愛引領,才能讓孩子的生命真的變得更不一樣,這個大方向就是我的行動指南,祂會帶領我去到我想成就的境界。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關於童軍團露營的帶領反思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對學生期待很高的老師,並且對於學習態度這件事情會非常的認真看待,但是,我卻有個問題,那就是有時候太多的想法和規劃,反而會讓學生跟不上我的速度,特別是對於已擔任幹部的學生,其實他們對我還不熟悉,我也不是很認識他們,卻一直期待他們要能表現出我心中理想的幹部的樣子,卻忘記他們其實就是一般的學生,喜歡打屁,喜歡唬爛,喜歡亂講話,喜歡瘋狂。

對他們來說,領導力就是說話有人會聽,而且會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而我也長期觀察到,在某些童軍傳承的結果,卻是錯誤的讓幹部認為,只要大聲罵人,就是在管學弟妹,只要動口要求,學弟妹就要照作,這個觀念不是別人給的,而是團長也習慣了這樣的方式,對我來說,這也是我長期以來的思維慣性。

可是,如果當學生自己都還沒有準備好,我就安插一個位置給他,然後口口聲聲說要訓練他,那麼這樣的訓練所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很可能就是一種工具化的表面服從而已。

當孩子對於領導的概念還不熟悉時,我想最重要的應該不是把焦點放在領導培訓上,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太抽像,相反的,應該多花時間在彼此關係的經營上,深耕夥伴間,與師生間的情感基礎,這才是領導培訓的基本功夫,然而,這卻是我最大的罩門,也是要再持續練習的功課。

這兩天帶完露營回來,我太太看到我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學生還好嗎?第二個問題是,你有很兇嗎?這兩個問題,其實沒什麼特別的,但我突然警覺,我其實有時候為了要求團員達到自己心中的期待,的確不會真正關心他們是否真的還好嗎?也常常會以威嚇的口吻來要求團員。

我記得自己曾經說過:不要在關鍵時刻背叛你的學生,關於這句話,我又有了新的體會,那就是,設法去看見每個團員屬於他的關鍵時刻,然後,引導的過程中,要有耐心的等待,而不是依照自己的腳本去想像,這樣就不會讓孩子覺得他被背叛。

反思,是一個過程,也僅只是一份記錄,更重要的,讓自己的心重新歸零,用心看見人的存在,我想,這個基本功,是很重要的練習,也是我目前帶團的引導指南。


謝謝我的團員,謝謝我的夥伴,因為有你們,我又成長了。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讓心安靜,從心出發

1. 當我被無意識的負能量佔領時,我便不在愛裡頭。
2. 憤怒來自於業力的傳遞,對幼小的嬰兒發脾氣是來自於想控制的慾望,但小baby有他自己的步調,我所要做的不是控制, 而是傾聽他內在真實的需要。

3. 對自己的無力感到挫折,會幫助自己展開清理的工作, 當我說對不起時,不要只有形式上說,也同樣要在心裡做工。
4. 不想要複製業力循環,就從清理自己開始。
5.
你的孩子是恩典的,這無庸置疑,他來到你生命中的目的,是為了讓你能更順利的穿越你自己,讓你更乾淨透明,以便你承載更多愛的能量與責任。
6.
家裡的環境擺設會影響能量流動,趕快把物件安置其位,讓他在他應有的位置,能量才會再重新活化,並流動。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基本功


感謝老天爺今天早上給我們超好的天氣,讓我們童軍團可以順利完成帳篷教學和曬帳,順利完成入團訓練營的準備工作。

三年級學長姐分工協助搭帳、清點炊事箱器材;二年級負責曬帳作業,以及帳棚搭建教學;一年級則透過學姊的指導勤做練習的基本功。這就是童軍活動,不是一個人做很多事,而是每個人都做一點事,這一點今天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值得鼓勵與肯定。

今天在進行帳篷教學時,我刻意邀請二年級的學姐來教,並讓一年級分組進行實作,這是我從來沒有真正落實過的制度,因為以前的我總是一肩扛,把所有的教學重擔和團務工作都放在自己身上,所以總是覺得很累。但今天感覺很不一樣,可以很輕鬆的看著每個人各自做自己的事情,然後適時的出手協助,結果發現,我反而可以從學生的指導交流中,觀察到更多我平常沒有注意到的細節。

我發現,我們團有人可以很有系統的整理炊事箱工具,並用便利貼做器材的分類管理;有人可以很有耐心的指導學弟妹帳篷搭法,而且教的相當專業;有人可以在忙完自己的事情後,又跑去協助其他組的夥伴完成,而且不抱怨天氣很熱;有人在接受指導的過程中,很願意積極聆聽並參與。

這些觀察,都是我日後要給予回饋與鼓勵的養分,因為態度認真,所以不要吝嗇給予肯定。

看到校園中又再度出現了帳篷的身影,感覺自己又充滿了活力,不過,紮實的耕耘自己的基本功仍然是最重要的練習,唯有如此,才能慢慢的把溝通表達、領導培訓、服務學習、自主管理、專注覺察......等許多元素,融入每次的團集會中,而不是為了教而教,卻忽略了學習的速度與品質。


一次做好一件事,是我今天從學生身上獲得最大的反思與回饋,期待這個價值能夠逐漸被落實。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未生--路

看不到路不代表沒有路,無法走的路,也不算是路。路是為所有人開放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走那條路。
這句話很真實,但一旦認清這個真實,就有力量走出自己的路。

未生—領導


在未生這部韓劇中,讓我最有共鳴的角色,是擔任營業第三組的吳課長。他的領導風格就是凡事從本質著手,不談關係、不談利益、不談酬賞,只談做這件是否心安理得、是否能夠為公司、為群體貢獻最大的價值。

但說來容易,行動起來卻是困難重重,這當中會阻擋許多人的既得利益,也會時常讓自己的上司搞的裡外不是人,因此,這個吳課長,也很難獲得升遷的機會,因為他真的太有個性,但也因為這份在商業職場中少見的浪漫情懷,格外讓人倍感溫馨。

吳課長的角色,是以慈悲的長者為腳本刻劃的,他會很嚴厲的大聲訓斥屬下,但又會在訓斥後,邀他到天台上吹風談心;他會在屬下出錯時,毫不留情的指證錯誤,但又會不厭其煩的耐心教導其基本功夫;他會在別組來自己的地盤上羞辱自己的組員時,挺身為組員出氣,也不會為了顧及自己的顏面,而在他人面前責備下屬;他會很細膩的觀察下屬目前的身心狀態,然後謹慎的評估何時要出手協助、或是大膽放手讓組員去闖;他會隨時關注團隊的氣氛,在慶祝的時候會和組員玩的超級瘋狂,但在需要專注的時候,絕不容許組員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當整個團隊要完成一件超大的案子時,他會義無反顧的承擔起所有責任,即便前方的困難重重,也會帶領組員秉持信念,絕不輕言放棄。

看著這個角色,我的內心湧起了一種孰悉感,因為在我大學的時候,也曾有過這麼一位學長,親身示範了這種領導的風格,他教會了我甚麼是信念,他教會了我什麼是價值,他教會了我甚麼是負責,對我來說,那樣的學習,是一種無法再度被複製的經驗,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

在看著這部韓劇的過程中,我時常回想起過去曾經一同打拼的熟悉感,那些曾經每日每夜反覆在我腦海裡咀嚼的話,如今又一一浮現:

當有人願意和自己一起共患難時,要懂得陪伴。
當有人願意指出你的錯誤時,要懂得感謝。
當有人願意接受你的指導時,要懂得關懷。
當有人願意給你舞台表現時,要懂得珍惜。

身為領導人,就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走在行動的最前線、做別人堅強的後盾。

這些教導,我沒有忘記。再一次全部回憶起,謝謝你。

未生—自己


最近看了一部2014年的韓劇,名叫:未生,不看則已,一看則無法自已,因為他勾起了心中好多的共鳴,以及種種的回憶。

我還記得剛考上老師擔任行政工作的頭一年,拼命辦了一堆的活動,也時常接到評鑑和視導的案子,忙碌的時候,常常加班到晚上8、9點,隔天一樣如常的來上班,繼續想辦法搞懂那些似乎永遠也忙不完的業務。

我也記得在那一年,在辦完了一場全校的大型活動時,我內心所湧出的激動與興奮感,感覺自己好像真的做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想著活動過程中每一個用心付出的身影,很享受團隊一起打拼的感動。

我更記得在那一年,我總是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每天都帶著一堆疑問上班,也帶著一身疲憊下班,但是,在那一年裡,我的內心總是湧出許多的渴望,身體雖然很累,但心靈卻總是充實,因為覺得自己還年輕,很多的未來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我也深信可以做出對這個世界很棒的事情。

剛入職場的那一年,在我的人生中,就只是一年的時間而已,但卻是總結我過去所學的實踐、證明、突破、成長最關鍵的一年,在那一年裡,我仰賴信念過生活;在那一年裡,我渴望學習更專業;在那一年裡,我有滿腔熱情但也易怒無比;在那一年裡,我自我對話的時間比和別人溝通的時間還要多。

那一年,我是:未生。

未生,是圍棋的術語,指的是尚未能夠在棋盤上確實生存下來的旗子。

圍棋的規則很簡單,當一顆旗子擺在棋盤上時,他周圍的空間就是他所能生存的「氣」,一旦周遭被對方的棋子給佔據時,氣就消失了,也意謂著這顆棋子被吃掉了。因此,只有能夠想辦法讓棋子周圍的氣不能斷,才能確實存活下來,進而產生更實質的影響力,一旦能做到這點,那麼那顆棋子,就是:完生,指的是確實能夠在棋盤上生存下來且發揮影響力的棋子。

這個規則,用在棋盤上,是各種戰略的運籌帷幄,然而,當用在職場生活上,便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已,而是真實競爭環境的生活樣態。

只要是人,一踏入自己不孰悉的領域、或一個全新的環境時,幾乎每一個人都是未生的狀態,總要很努力去付出、去貢獻、去爭取他人認同,才能漸漸地累積自己身旁的氣,從而讓自己的力量,透過與他人的連結,漸漸地擴散出去,形成一股能夠扭轉局勢的力量。

而只要是人,也必然有著生存的壓力,因此總想著要和別人一拚高下,藉由擴張自己的生存地盤,來確保自己能夠早日擺脫未生的處境。

同樣的一顆棋子、同樣的一面棋盤,卻因不同的思維展開了不同的佈局。

剛入職場時那顆夢想想要改變些甚麼的熱情,雖是未生,但卻充滿無限挑戰,擁有無限的可能;在歲月的痕跡中,逐漸被磨練而生的成熟,雖然看似完生,但過度僵化的思維、一成不變的做事態度,很有可能也會在下一個人生關卡上,直接退化成未生,最終還可能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直接被吃掉。

當踏入棋盤的那一刻起,作為一顆棋子,究竟承載的是宿命還是使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我們能夠努力的,就是懷抱年輕時的熱情,並繼續耕耘成熟時的智慧,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無論現在是未生還是完生,都不是自己說了算,世界之大,也非一面棋盤所能展現,唯有好好的在每個當下,體會每個階段要品嚐的滋味,最終,就算仍是未生,但那美好的一仗我已打過,豈不也是一番浪漫!

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行動

只有行動才能夠不斷讓你的力量流動。

陪伴的價值

感謝老婆,感謝恩恩,我們一起加油!
最近因為台南常下極大雨,在早上要接寶貝去褓姆家時(因為騎摩托車,雖然有時坐計程車去),總覺得危險,心中總是跟恩恩說抱歉,因為他要這樣跟我們吃苦,坐摩托車晃阿晃的,可能偶爾會滴到一些雨,不是很舒服,但也是沒辦法的事啊~因為媽咪我捨不得把他全天丟在別的地方(外婆家),讓別人照顧,總還是希望晚上能陪陪寶貝,跟我們一起睡覺,生活~~
本來還一直問自己這樣堅持是為了什麼~~但看完這篇文章後,很感動啊~感謝文章告訴我,這樣陪伴的價值,賦予了我的堅持一個新的意義~~

/陳琪瑩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太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意出來?~
孩子會(習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是因為大人也不那麼走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因為習慣、適應工商產業與文化下的孤獨,提早獨立而與世界疏離。
孩子會太在自己的世界裡,是因為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成人(特別是父母)也沒有(真實)走進孩子的世界:在孩子七歲前,乙太(體)仍與父母(特別是母親)相連、親附時,如果堅持在就寢上三歲以前分床、七歲以前分房,對孩子是相當殘忍的——孩子被強迫提前提早獨立於不應獨立之時,造成孩子「『不(夠)成熟』的『獨立』」;這樣必須早熟卻未熟的孩子必須自力填補自己乙太上的空缺,造成一種性格上的瘦弱、孤單(不論體型癯、腴)。
〔補充說明:以前的孩子,生的比較多,又在大家庭社區的環境下,父母的忽略可以被其他家庭成員與其他孩子玩伴共同彌補,雖然並不那麼帶著父母的品質;現在卻是核心家庭小家庭掛帥,鄰里不太相往來,加上少子化,讓孩子的成長環境比以前更封閉。〕
這樣的孩子也許仍會選擇性地進入與接受世界,但這並不容易,因為孩子早期接受(到)的,都是「不接受」;所以孩子進入世界之後的給予、給出,也是「不接受」。
孩子九歲半時,自我會再度出來,卻是(乙太上)行有餘力開始進入思想界域的自我;這個時期要對孩子的反叛叛逆有必須的看見與尊重,九歲半才是讓孩子嘗試獨立的開始正確起跑點。
孩子可能有著父母,心境上卻是社會中的隱性孤兒;孩子不會無端對自己即將步入的社會產生敵意與排斥,除非孩子連最親的父母都無法信任,而且始終無法信任……當孩子無法信任最親近的,又怎麼讓孩子取信於最疏遠疏離的?——孩子先被世界推開,之後才習慣推開世界(來應對)。
「經濟(活動)」可以是家庭奮鬥、打拼的理由,卻不是替代、推諉家庭(功能)的唯一理由——家庭真正的理由與功課是「愛」。
〔補充說明:打拼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孩子不必跟著父母打拼,但卻看得見父母的打拼與努力,當中也有對孩子、對整個家庭的愛。〕
在孩子十四歲之前(或至少至少七歲之前),重視孩子對「一體感同體感」的需求,知道那是孩子生存、面對世界的根本。
好好溫暖孩子,在任何可以的時候,不論孩子多大。不要讓孩子隻身與機械、電子的科技冰冷(這是阿里曼力量)相處。電子、機械沒有人性(的溫度),當孩子習慣被「沒有人性」所托育,就不要究責孩子之後的無法人性,因為環境並沒有給出孩子可以人性的學習。當然,我們社會承襲的模式與價值觀也需要同步改變,否則就創造出了更多隱性的科技孤兒。
機械、電子等的科技科學原則是「封閉性」:「封閉性」才讓所有變因、變數的精準控制與觀察成為可能;「封閉」才能有限,也必須有限,而且是極其精省精簡的有限,否則一切都會失準與失效。
但孩子要的從來不是「有限」,孩子自「無限」來,也傾向「無限」。
讓孩子的童年充滿無限,卻也充滿自然的韻律:淋微雨也迎暴雨,拂輕風也受強風……讓孩子在軟與硬、溫柔與粗礪之間,經驗事物的變奏與彈性,孩子會因此更想擁抱世界,因為世界充滿訝異、感動、力量、讚嘆與驚喜!
願意打開自己的孩子不會暴力暴戾,打不開自己的孩子才會傷己、損人!
陪伴孩子在自然中慢慢打開自己,我們的社會就不會有這麼多心靈生病的孩子與成人。
不要太早推開孩子,只因父母必須打拼、掙扎於經濟活動;孩子這一生的童年只有這一次,孩子可以錯過一切,獨獨不能錯過父母(不帶附加價值與期待)真實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