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把愛傳出去

每個人都有愛人的能力
卻因仇恨而矇閉
相互責怪傷元氣
猛然警覺夜驚醒
思索解套的途徑


329青年節的童話感觸

一個小女孩拿著氣球,自在的在廣場中跳著舞,遙向右側舞台上,另一個小女孩,隨著童歌旋律自在的舞動著,小孩,陽光,歌聲,歡笑聲,三三兩兩的人群,簇擁著無處不在的談話與歡樂,每個角落都散發出周六午後的幸福時光。


該是如此歡愉的時刻,卻有一股淡淡的愁悵兀自地從自身發散出來,想試圖避開這惱人的情緒,眼光搜索著孩子天真單純的眼神,期待能有些許慰藉,但越是找尋,越是感到無可名狀的沉悶。

從服貿學潮論道德的階級意義

寫在前頭

看標題就知道,這篇文章很硬,而且很長,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就對了,所以,有心閱讀的親朋好友,要有點耐心喔~~

因為,本篇是以社會學的角度,來闡述「道德」的意義。

那為什麼我會突然發瘋似的寫了這一堆呢?是因為近日觀看新聞,發現都多名嘴刻意散播出「學生可惡、警察可憐」的扭曲訊息,透過情緒性的激化來訴諸學生與警察之間的對立,爭取其民意上的認同與操弄,這種「以道德旗幟行暴力之實」的手法,絕對是台灣要邁向真正民主的社會中,所不得不去之為快的毒瘤,對於我們的學子危害甚大。
雖然,我有表明不願意再對服貿議題有任何評論,但因我有義務要指出來這種「包裹道德而行灌輸」的假面具,並針對「道德」二字作相關的分析論述,以期勉學子們有更多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因而,站在教育的立場,我還是決定要寫出來。
只是,本文有諸多較為理論的文章,讀來會較為生硬,但分享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讓大家對於「道德」的解讀,能有更多的探究與反思,但由於學術素養仍未深厚,部分觀念無法以更簡單的比喻來詳盡闡述,是以見諒。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道歉啟事

僅以這封聲明,對我自己的言行負責,也懇求所有看到此文章的親朋好友們,不要留言,不要按讚,就當作是我親口向你訴說的內在告白,如果,在你看完之後,對你的心理起了些許漣漪,也請你放在心中,我也會將此放在心中。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服貿記錄:06:04[濟南] 某律師?

你在臉書上看到進入行政院本來就該抓等言論,那我要跟大家澄清,我國集遊法是一部相當不合理的法律,你今天可以想像,我要跟政府機關申訴抗議,那政府機關周圍都被劃為禁治區,你只能在遠遠的沒有人看得到的地方抗議。 那按照這個法律,所有在凱道上的遊行都有可能不合法。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無論是何等好事,要是「為了什麼」而做,就成了卑劣的貪欲。

為了某人而做,為了某事而做,一旦失敗,你就會心生怨懟,怨天尤人;相反地,要是一切順利,你便會心生傲慢,自以為是。

因為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然而,當你真正地發自內心,主動為愛去做什麼時,絕不會想到是「為了什麼」而做。

指導教授的名言


 一幅畫的價值,在於提升欣賞者對內在美感的追求。

一篇論文的價值,在於增進閱讀者對觀點真理的探索。

體悟

認真和嚴肅的態度適合拿來探究哲學思辯,但不適合對應在人的身上,因為,只要深入經驗自己的內在會發現心永遠是脆弱的,同樣的,他人亦是如此,自己不願面對被他人評價的痛苦,那又何必以此標準去檢視別人呢?!

認真傾聽但輕鬆看待、經驗他人而省思自己,同樣的概念又寫了一遍,但深刻的體會卻帶來了更多的發現,祝福自己,也祝福我愛的這世界!!

靜心


往自己的內在走,深入靜心,那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然後,保持覺知、保持清醒、保持良能、保持行動!

修行


在生活中修行,在工作中盡心。

浩劫奇蹟有感


好多時刻,我在生活著卻無感覺,但感覺卻是體現生活價值的元素,直到災難來臨,方才頓悟生命而全然的活在當下,那麼,災難究竟是人類世界痛苦的試煉,還是啟發人類智慧的恩典?

這是生命課題的大栽問,但卻殘酷至極,我當透過這珍貴的啟發,去創造並延伸更豐富的價值,讓意義在行動中被彰顯;讓覺知在行動中綻放,如此,帶著豐富的情感,不帶批判的活在全然裡頭,即便是災難,也能在全然的臣服中找到希望的曙光!

2013日台職棒大賽歷程

2013年的台日經典賽,真的是充滿經典!

以下回顧臉書將那一陣子熱血追賽事的過程記錄下來。

 原來這首偈的闡釋是這樣,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樣......

從征萬里走風沙,南北東西總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蓮花。(元.耶律楚材)

「從征萬里走風沙」,人生如戰場,真是千奇百怪,我們看那些經商的人,商場戰爭非常厲害;學生為了考試,為了多得分數,教室也是戰場。人在社會上,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明爭暗鬥,互相攻擊傷害,不注重道義,更是可怕的戰場。稍一不留神,就會從人生戰場上跌下來,頭破血流。

「南北東西總是家」,善戰的人,走到哪里都不怕,隨遇而安,不計較得失,到處都能隨分隨緣,到處都給人方便、協助,當然就可以得道多助,處處都是家了。

「落得胸中空索索」,我們心裏善惡的種子很多,也很複雜,包藏的得失、是非、榮辱、苦樂,給我們的壓力很大。仔細想來,人也真是了不起,區區六尺之軀,每天承受的人情壓力、金錢壓力、權勢壓力集一身,身心上老病死的痛苦、貪瞋癡的痛苦,以及社會求不得、愛別離種種痛苦,逃都逃不掉。甚至還有自然界的風災、水災、火災,戰爭動亂,可說無時無刻不在壓力中掙紮。假如能將心中這許多東西統統拿掉,心中空索索、輕蕩蕩的,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就如大肚能容的彌勒菩薩把一切是非、煩惱全放在乾坤袋裏。

「凝然心是白蓮花」,我們進入佛殿時,要把人我是非得失放在外面,不要帶進佛殿,是非煩惱不要帶進禪堂,能夠這樣,我們的心真的是像一朵白蓮花般清淨芬芳、純潔可愛了。

敞開


我們無法百分之百的了解一個人
但是我們卻能夠試著讓自己百分之百敞開心胸去認識一個人

由許多的故事組成
但我卻不是故事
我就是我
一個純粹的存在
所以


所謂真實與虛偽的對立
只要靜心沉思
與自己的內在對話
本質就不會改變

行政的意義


做行政,就是在學習如何有效解決問題,但是,這個"有效的方式"卻需要建立在整體組織氣氛與成員共識的基礎上,否則,看起來似乎很有效率的做法,在理念上雖然完美,但沒有通盤考量的結果,會在實際的操作上遇到很大的衝擊,到頭來,美意無法透過團隊形成改革氣氛,最終仍是胎死腹中,所以,決策者必須透過適當的"轉換",彈性變通做法,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沒有最好的決策,只有最適合的應變,在做與不做之間,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鐵娘子》電影中的精彩台詞


It used to be about trying to do something.

過去人們總試著去做些什麼。

Now it's about trying to be someone.

現在的人卻想著成為某人。

Don't ask me what I’m feeling, Just ask me what I'm thinking

別問我感覺什麼,去問我在想什麼。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注意你的思想,他們會變為言語。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注意你的言語,他們會變為行動。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注意你的行動,他們會變為習慣。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注意你的習慣,他們會變為性格。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注意你的性格,他會變為你的命運。

教師的批判教育學思惟

我越來越覺得,批判教育學的學思訓練,對第一線教師而言真的很重要,對學校的經營管理者更是重要!

如果教師無法深入理解並探究社會事實,並從中體會到階級差異存在的必然,那麼,教師的資產階級習性,就會在無意識中形成排擠作用,最終表現在言語知識權的使用上,更加深學生的學習挫敗感。


同樣的,如果學校經營者無法打破績效的迷思,一昧追求各項卓越表現的數字成果,就容易想要求速成,然而速成的教育公式之基礎,是來自於素質優異的學生,至于透過教育方法上的轉變來真正陪伴,培養低學習成就的學生,使其產生本質上的轉變與進步太花時間了,無法在短期之內看到成效,因此,形式主義的手段與漂亮的行銷包裝就成為主流文化,最終,辦教育變成了如何把話說的漂亮的口語訓練中心,再此情境下,富有社會人脈資本的家庭子女因而受惠,而得到更多關注的機會,相對的,非菁英階段族群因語言屬性的不同,而自然被排除在"績效"表現之外!

對我而言,我在學校的日常工作中,也常懷抱著階級優勢的態度,但我也經常透過自我批判來告戒自己,必須要更深入去理解教育的本質意義,因為學校不能只是做為階級複製的場所,即便是有許多的困境阻擋在前,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身為一個老師的本質來思考,我究竟還可以做些什麽,不需要透過與他人競爭來展現自己的優越,因為唯一的敵人就是自己;不需要過度強調績效與包裝來展現自己辦學的偉大,這樣只不過突顯出自身的自卑情結!

這篇文章,寫給我自己,並提醒自己在未來的教學路上,永遠僅記真正為學生付出與奉獻的第一線教師的風範,因為,在風光亮麗的數字與媒體報導背後,是這些基層工作者的投入與用心,學校經營者若不能有此反思,而活在虛幻的掌聲之中,在我來看,也不過是個政客,而非教育家!!

試煉與恩典


生活中無處不是試煉,但也充滿許多的寶貴的啟發與恩典,我當潛心靜氣洞察混亂狀態中的契機,回到心理全宇宙所在的那塊清淨之地,然後,清晰與感恩會浮再度浮現。

推薦好書: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 小野

批判性思考

我們需要重新學習當一個"批判性思考"者,來面對更嚴峻的社會挑戰!

人必須對自己誠實,並應排除僥倖的心態,一個批判性思考者會拒絕任何杜撰事實的誘惑,並且認為掌握知識更有力量的途徑便是忽略任何杜撰的知識。

批判性思考者拒絕被操弄。批判性思考者會掌握自己的慾望,避免失去理智的判斷。

批判性思考會克服混亂的情況。當批判性思考著遇到了混亂情況而無法做出判斷時,他會進一步蒐集資源並尋求協助,主動找出答案。

公民不服從運動

現代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這一概念,首先由美國作家梭羅在1848年提出。

他寫出了著名的《公民不服從》,第一次從理論上提出了反抗國家及其法律的個人權利問題。他強調公民良知對社會的良性秩序的關鍵作用,並說出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的箴言。

艾未未,老媽蹄花

公民與道德,聽起來很八股,以前上課時對這門課一點感覺也沒有,但最近透過論文的寫作,應對到目前的重大社會議題,自己的感受特別深!

也開始反思自己對於公民這一詞在認知(與公民素養相關的理論)、技能(自己可以使用的各種公民權)與情意(對自己身為公民的感受)這三部分仍然有點膚淺...

我想,這段過程對我而言,是一趟永無止盡的自我學習之路,沒有固定的上課時間、也沒有老師在講台上授課,但是,生活之中處處都能聽聞,舉目所見處處都是學習!!


警察、軍人、國家,都有"合法"的霸權宰制空間,我不希望台灣有一天也會出現影片中的狀況,有興趣的人不妨看看,會更珍惜我們現在相對感到安全與幸福的台灣,並且,為現在所有上街頭爭取社會公義的每一個人給予最大的掌聲與肯定!

服貿與教育

教育,是最容易被宰制階級用以傳遞與灌輸主流思想的工具,當服貿協議開放中國大陸進軍台灣出版業的機會時,也意謂著我們即將面對大陸統治階級的思想侵犯之衝擊,透過出版品的控制,大陸得以輸入更多符合其專制獨裁的意識型態之思想價值,透過掌握下一代的思想來對抗上一代,文革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如今你不會看見文革的粗暴型式,因為,過於明顯的暴力手段只會激起人民的對抗,沒有必要,只要打著:和諧,開放,繁榮的口號,就能降低人民的戒心,讓人在無意識中接受其宰制!

和諧與和平,都是我們想要追求的理想目標,然而,卻也容易被操弄成為穩固統治階級利益的手段,中國大陸的專制集權就是運用此種策略的箇中高手,因在資訊媒體發達的現代社會中,掌握媒體論述權就能掌握人民思想,所以,根本統治者不需要敲鑼打鼓的來告訴你,他準備要控制你,而是透過一系列細緻的,滲透性的策略,透過"文化控制"讓你在無形當中願意接受宰制,另一手策略就是給你一個對未來的美好期待,讓你感覺似乎大有""途,只是,掌握所有資本的管道權握在統治階級的手上,人民根本沒有談判的籌碼,到時候他信誓但但保證的前途光明,只會是基層百姓的窮途末路!

評” 抗議群眾撤立院國旗 王金平怒:換旗能改變什麼?”

說實在的,換旗真的不能改變甚麼,但真正掌握國家職權的你,又真正為國家做了些甚麼呢?

恐懼的環境教育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麥克克萊頓的"恐懼之邦",關於全球暖化議題中的科學的實證與政治正確性之間的辯證,都會左右人們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立場,當然,全球暖化正在發生是不爭的事實,但這篇文章所關注的則是,這頭北極熊的死是否與全球暖化有直接性的關聯。

這讓我反思到自己日後應該關注的另一個角度,即環境教育中的邏輯思維問題,我想起我自己過去在上環境教育課程時,總是高分貝的用許多數據與圖片呼籲學生要關心環境,今天透過這篇文章,讓我重新反思,這樣的教學其實是建立在恐懼的基礎上,來達到嚇阻學生不要破壞環境的目的,回想起來,自己的環境教學策略幾乎都是這樣,想來真覺得自己也太過於極端,往後,也要要求自己在教學中進行平衡論述,這樣的教育,才能真正讓學生學會"思維訓練",畢竟,綜合活動領域的精神,在於"培養生活實踐的能力",而跨出實踐的第一步,從"培養會思考的能力"開始吧!!

如何看待與了解徵收問題

 這篇文章對於土地徵收的違憲與權利義務關係,闡述的非常清楚,值得一看!!

把徵收弄成了地價遊戲而可以大規擴張徵收範圍,把人民的財產變成可以為了政府財務無所禁忌予以取用,所以,當討論徵收,尤其是區段徵收,只從補償的合理性與有利性來談,基本上等於把邏輯命題的前提丟了不管,只要結果看來不錯就好,這樣正是把整個問題斷章取義,扭曲了問題的應有樣貌。


文章來源:http://hhtai.pixnet.net/blog/post/98161959



讓全班都零分


老師的終極任務就是幫學生找到他們的"內在老師",讓"內在老師"帶領他們去看到他們的本有價值。---張世傑

推薦張老師的"讓全班都零分"這本書,初看書名或許覺得有點譁眾取寵,但細細品味,會發現這是一本"品質細膩"的教育反思文集,在當今充滿功績主義的教育生態中,很難得會看見這類的書,大部份的親子教養書籍都在談論,如何讓孩子更成功....等等,競爭思維主導了主流的教育論述。

但是,客觀的分析,就能發現,這些菁英主義的"知識就是力量"的教育陳述,是一種"政治正確"但卻不能提升所有學習者的"內在靈性力量",因此,高度"工具理性"思惟下的教育方式,使的我們離自己的內在本質越來越遠,唯有回歸到每個孩子的內在覺察,才能對於教育的"心靈工程"有更多的提升,所以,除非教師自己先有轉化的力量,否則,學校仍然僅只是知識的加工廠,而充其量我們教師就是每一個"知識工廠"的工頭而已.....

「負責任」是自願的行為,它是因自覺而產生的內在規律,建基在主體的價值中,不是外求,也不假外求的。而,知識沒有進入生命,是不會有力量的。純粹增加知識只會在我們的資料庫中增加材料;材料沒有用的時候,反而會成為負擔。--謝錦

這些都很值得身為教師的自己深思,讓學生學習真正的負責任,應該是教育的核心價值,而非將焦點一直放在孩子的"功績"表現,這也是12年國教所想要試圖扭轉的價值,但是,我們卻仍然受制於"評鑑"所帶來的優勝劣敗之邏輯中,而無法從"個人生存的鬥爭"轉化到"群體生活的共榮",我認為,要改變這樣的狀態,就從教師自己改變自己的優越心態開始做起吧.....

讓全班都零分


老師的終極任務就是幫學生找到他們的"內在老師",讓"內在老師"帶領他們去看到他們的本有價值。---張世傑

推薦張老師的"讓全班都零分"這本書,初看書名或許覺得有點譁眾取寵,但細細品味,會發現這是一本"品質細膩"的教育反思文集,在當今充滿功績主義的教育生態中,很難得會看見這類的書,大部份的親子教養書籍都在談論,如何讓孩子更成功....等等,競爭思維主導了主流的教育論述。

但是,客觀的分析,就能發現,這些菁英主義的"知識就是力量"的教育陳述,是一種"政治正確"但卻不能提升所有學習者的"內在靈性力量",因此,高度"工具理性"思惟下的教育方式,使的我們離自己的內在本質越來越遠,唯有回歸到每個孩子的內在覺察,才能對於教育的"心靈工程"有更多的提升,所以,除非教師自己先有轉化的力量,否則,學校仍然僅只是知識的加工廠,而充其量我們教師就是每一個"知識工廠"的工頭而已.....

「負責任」是自願的行為,它是因自覺而產生的內在規律,建基在主體的價值中,不是外求,也不假外求的。而,知識沒有進入生命,是不會有力量的。純粹增加知識只會在我們的資料庫中增加材料;材料沒有用的時候,反而會成為負擔。--謝錦

這些都很值得身為教師的自己深思,讓學生學習真正的負責任,應該是教育的核心價值,而非將焦點一直放在孩子的"功績"表現,這也是12年國教所想要試圖扭轉的價值,但是,我們卻仍然受制於"評鑑"所帶來的優勝劣敗之邏輯中,而無法從"個人生存的鬥爭"轉化到"群體生活的共榮",我認為,要改變這樣的狀態,就從教師自己改變自己的優越心態開始做起吧.....

帶領反思提問有感

反思提問是體驗活動能否成功轉化的關鍵,但其難度在於,如何讓學生與教學者產生對話關係,在這過程中,學生會因為教學者個人的特質來決定是否要發言,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關鍵在於我自己能否適當的營造友善的討論氛圍。



當然,我也有意識到,常出現的情況多半是,學生在遊戲中相當積極投入,但是一旦進入討論階段,則會瞬間呈現封閉狀態,對於這樣的現象,我的反思是,可能是自己在詢問的態度上過於直接或是太強勢,讓學生有感受到"我要說教了"的感受,所以,很本能的就不想對話了,再來,很可能是自己再提問的設計上,過於單調,沒有其他有去的分享模式,這些都會進一步影響學生想要回答。



另外,我目前的引導省思仍然有話說太多的問題,不過,這是否真的是個"問題",還是為了引發共鳴而不得而為之的策略,仍有許多討論的空間,不過可以提醒自己的是,未來在提問的設計與編排上,仍要更精準,以及,針對國中生的程度,要引導到多深的層次,都是自己要再充分考量且設計的。



最後,我發現自己常常會期待每個學生都能在遊戲過後,有立即性的反思回饋,這樣的期待,會在無形中顯出過於急躁的問題,以至於學生會直接感受到必須回應的壓力,然而,綜合活動的十字箴言中,有一個指標是"從容",因此,如何讓學生具有充分的從容反思時間,也是考驗著每堂課45分鍾,精準控時的能力,這點還有待加強。



 

悼,張藥房張大哥


昨晚騎車回家的路上,看見飽滿圓潤的月光,高掛在夜空,路上人群熙熙攘攘,往來車流穿梭不息,站在十字路口停紅燈的片刻,照見這一幅都市夜景,聞到了中秋團圓的微幸福感。

不過,也就在此時,想起了張藥房張大哥離世的新聞,一個起心動念,拉出了這一陣子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另人不捨與悲傷的受迫人民,突如其來的淚水抑制不住,心中滿懷的不是憤怒,而是好多的抱歉與無能為力,但也同時存在著更多的感謝。

當下的此時此刻,眼望明月,內觀心田,任由各種情緒與意識流過自身,我感受到人的脆弱,無助與有限的能力,一種無法採取任何外在行動的絕望感,包圍著我,讓我在那個當下,與之經驗共同的苦痛。

回到家後,我與這份痛苦一起共處好久好久,於是,我經驗到了,我感受到了,我即是他,我們共享著宇宙天地間長存於心的本體能量,一種深刻的共鳴,讓我得以在內心支持著張大哥,與一群正在街頭為正義奮戰的勇敢的人民,這是我唯一能做的。

皎潔的月色依然高掛天空,正如同我們心中那份無瑕的良善與對公理正義的堅定決心,縱有黑暗,但那只是更彰顯出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光明,謹以這篇文章,悼念張大哥,悼念所有受過傷的靈魂,我們一起共享這份深刻的連結,在2013年的中秋,你我並不孤單。

階級凝視的暴力


所謂的「階級凝視的暴力」,是一群握有權力的優勢階級者,習慣以他們養尊處優的環境與行為,來評斷無權勢者的行為,並且,階級歧視經常與自由經濟的意識形態結合,而且被視為當然,甚至鼓勵。

人生勝利組,對於魯蛇人生所經歷的痛苦無感,只會以主流的、支配階級的意識形態來看待魯蛇人生。這種階級凝視的暴力,在每個領域都在發威,司法的、社工的、教育的、職場的、藝術的、、、,就如這裡所舉的例子,即使是法官或社工人員,也一樣會帶著階級的偏見去判斷,就如他們也會帶著性別、種族、性傾向的眼光去判斷許多事情。

怎麼粉碎這種階級凝視的暴力呢?先嘗試著用「非競爭性」的方式來思考如何行動,才有可能產生另類行動的力量。就如工會運動的歷史一樣,資本家就是分化、分化、再分化工人,讓工人無法發揮集體的力量來對抗不合理的勞資關係。工人運動的回應,也只有一個:團結、團結、再團結。只有魯蛇們團結起來,發展自己的力量與論述,才有可能粉碎那些人生勝利組的階級歧視。

文章來源: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3/10/07/wanghongzen-2/

影評:漢娜.鄂蘭:真理無懼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無疑是一部當今最適合我們欣賞的電影,在每日庸擾紛亂的政治惡鬥中,透過這部電影,我們好似與鄂蘭有了更多思想上的共鳴與對話。

其所指陳的[邪惡的平庸],精準的道出了當人喪失獨立判斷的思考能力時,所可能釀成的悲劇之因,在其自身亦為被迫害的猶太人的角色中,她也毫不畏懼的指出當出猶太人領袖的袖手旁觀旁觀與屠殺猶太人的納粹,均需擔負起"邪惡"的道德責任,因其本質均為:放棄身而為人的思考能力,以致於淪為依法行政的工具。

換言之,在政治行為的範疇中,真正的邪惡不在於其意圖邪惡的動機,而是忽略了人性的價值,而將自己丟入國家機器的科層系統中,使自己得以在意識上說服自己的所做所為完全合乎法理規定,因此,在心理的防衛機轉中,得以巧妙的避開道德爭議,以確保自己可以憑藉著此一信念生存!

由此可知,我們發現到,倘若我們若不具備反思能力,且任由看似無害但實則平庸之人,來擔任我們的政治領袖,在合法權威的統治制度中,我們的"無意識"就成了領導階級"有意識"的控制工具,最終,沉默的代價便是使得自己也淪為平庸的一份子,到頭來,我們所批判的對象,其實就是自己!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服貿記錄:11:37 [立院內] 台大法律系顏厥安老師

台灣民主守護平台發表支持公民憲政會議,其實原本支持的學者只有非常年輕,但是現在不分年齡層有更多學者來加入這個運動。這個運動已經開始動搖矛頭組織的作用。為什麼要召開,因為張慶忠做出動作時憲政危機已經展開,我們佔領的行動是正當防衛。

暴力?理性?一個虛假的議題

近期,看到或聽到諸多言論,沸沸揚揚的討論究竟要理性對話,還是要暴力衝撞,面對目前的困境,似乎沒有其他選擇。

然而,理性與暴力是互為一體的,此一體是建立在既得利益者的基礎上,各自表述。

服貿現場記錄:12:46 [立院內] 台大歷史系陳翠蓮聲援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台大歷史系陳翠蓮,謝謝大家,大家辛苦了!(大家鼓掌)

對於「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的反思

最近一直聽到有人轉述: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並以此來強調民主價值的可貴,對於這樣的說法,我提出我的評論與反思。

致擔心我的老媽的一封公開信

親愛的老媽,我有收到妳寄來許多關於318學潮中,那些主事者的學生資料。資料中,顯示出這些學生好像都是所謂的職業抗議學生,背後似乎都有政黨背景,感覺得到妳很擔心我是受到了政客的操弄而過於偏激。

事實上,社會運動本來就不可能,也不會是一件單純而又浪漫的事,就務實的角度而言,社會的進步其實都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衝撞與改變中而一點一滴進步的。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活著


人活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輕易的率性而為,那麼便難以體會生命的厚實與堅韌是多麽珍貴的一件事,也因為有了掙扎,痛苦,與糾結,才能成就出自我本體的終極意義:"存在"--這,就是生命最偉大的奧義!

歧視

無論是種族,階級或是性別,都常會有"汙名化"的存在,只要是不符合主流化的思維,就會被身處主流社會的人任意貼上特定的標籤,例如:白人社會認為黑人是低下的;貴族階級認為窮人是低等的;性戀者認為同志是有問題的,凡此種種,都有一個基本的論述,那就是掌握道德論述的主流階級,會設定以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樣態,來進行篩選與排斥機制,

然而,做為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應當努力去看見並觀察與省思,生活中所存有與之有關的存在,而非仍然選擇關起門來歌功頌德自己的"高見",卻不容許他人有任何的批判與對話,那麼,充其量你只是用"客觀"的說法來遮蔽你內在的之"主觀偏",在我的見解中,這比承認自己有偏見,有更多道德上的邪惡,因為,透過了道德的"政治正確"將汙名化的本質合理化之後,會更加誤導社會大眾去相信錯誤的存在,以至於加深"歧視"的合理性!

彩虹之美,在於多色共存,摘掉自我框架,遠離歧視,才能創建和諧的圓融社會。

內外太極



外在全心全意,內在無能為力

紅綠燈


"紅綠燈"看似只有紅與綠,但卻存在著"黃燈",不過,我們好像只看到綠燈前進,紅燈停止,卻忽略了黃燈的緩衝,正是讓我們的交通得以維持順暢的關鍵,人生好像也是如此,偶而停下腳步,看看黃燈,反而可以看到更多人生風景。

愛自己的意義

在這世上,每個人都有其義務要承擔起自己的生命責任,別人或許能參與其中的某些片刻,但那卻非他人的義務,反而,他人的照顧是因為彼此關係上的共享,而關係的品質來自於自己,因此,我們需為自己的人生負全責,方能從心自發出真正的和諧感,進而與他人建立更高品質的互動,這就是愛自己的意義!

教育與恐懼

我們現在的社會強調教育的重要,我不反對。

但是,仔細觀察卻發現,我們強調背後的基礎卻是一種深層的"恐懼",而這卻是阻礙靈性進步的根本原因。


由於,恐懼透過分數、競爭、優劣區分的篩選機制,來符應資本社會弱肉強食的隱性規則,此種氛圍穩固的綁住了教育決策的各項施為,由此,瀰漫至整個社會風氣中,12年國教的多元超額比序制度,就是不折不扣的"恐懼"製造機,家長唯恐分數追不上,學生唯恐自身權益被剝奪、老師唯恐無法盡心盡力時刻更新資訊、學校唯恐每個排名都無法第一名、整個國民教育陷入了無止盡的分數競賽,因此,老師要"教導"參加好得名的比賽,學生學會了選邊站,不要說我為何如此不正向,因為不是我悲觀,而是這是"人心",制度無法改造人心,唯有徹底拋開"評鑑"的教育模式,才能鼓勵學生找回自己的心!

因此,首先第一部要做的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自己必須先察覺自己的心,我們只能把自己的心顧好,才有辦法用行動去影響,形成我們自己的教育專業力量,這是ㄧ項遠大的人心改造工程,唯有如此,教育的理想才能實踐,人人皆有的善念與佛心才有可能被點化,否則,建立在"恐懼"之上一切教育手段,都是反其道而行!!

無知


知識最大的用途,就是讓我看見自己的無知。

巴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談論我們所遺失的智慧




影片中,對於"道德"的分析,發人深省,其中,它談到的制度與激勵對於道德啟蒙的影響,有著相當精采的分析,最讓我感動的一段話是:

身為一個老師,我們應該努力成為平凡的英雄,成為我們做為教導人們的道德模範,作為老師有一些事我們應該記住,一是我們一直都在教導,而有人會一直在觀察,鏡頭永遠是打開著的(teachers are always teaching someone is always watchingand the caroms is always on !)孩子最需要學的一件事是人格,他們需要學習尊重自己,尊重他們的同學,尊重他們的老師,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學習尊重學習,而教師你們教導孩子的方法,應該把每天每一分鐘所有的東西都融合在一起!!

經驗無意義


經驗"無意義"。在空白的時刻,"無意義"的產生是為了讓自己更準確的明白"意義"本身的"意義",因此,內在就會純然的體會到,原來自己的舉手投足間充滿了各種不可思議的"無意義",於是,看見了自己的"無明",然後,自己的內在導師就能指出各種前往"有意義"的途徑,改變就發生了。

指引


認真的看待生活中與自己產生連結的每一件事,每一樣物品與每一段關係,甚至是每一個身體的反應,在那裡頭,都充滿著豐富的訊息,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全然的專注,並聆聽。

偶低神呀~~精彩對話


與神對話,讀後感


公民1985 公民覺醒 最後演說(完整稿)

一個從無到有的網路公民組織,一個從來沒有任何社運經驗的團隊,因為方向堅定,訴求明確,更重要的是,沒有個人英雄主義在其中,而是純粹公民意識的喚醒與行動,成就了這次的遊行,看完這份報告,我更相信我們自己是有力量的。

而回到我自己的身上,我也要反思,到了30歲當頭,應是火力全開的時刻,應多一些對於社會責任的思考與承擔,多一些為土地的付出與奉獻,這是我這一陣子以來,最大的感觸與收獲,因為,我終於能深刻感覺到民主真的不是用嘴巴講一講就會從天上掉下來的,它充滿著許多的談判,妥協,鬥爭,與自我批判,許多之前的前輩已經用許多的行動示範,接下來,就是我們這一輩青年的責任與義務,在我自己的領域中去傳遞,去影響,去實踐,這是我的公開宣言,我不會希望這份熱情與理想有朝一日會實現,因為,不需要希望,他一定可以被實踐!! 

從土地徵收看民主發展之我思

大埔風暴又燒回到臺南的地下鐵東移案,不過,臺南的這個案子和大埔有許多不同,但在被迫遷移的居民的主觀感受上卻又相同,是一個很難完全類比的案子。


尋根(二)我的家族故事

 我李家的血脈來自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

對於這個敘述,我小時後常常很矛盾,因為,每次在填基本資料時,都會有一個籍貫欄位,我時常很掙扎要寫甚麼,因為對我來說,每次在填的時候,我都會浮出兩個答案,一個是南京、一個是高雄,可是我常常很困惑,我知道籍貫的意思是指出生地,那具體來說應該是高雄,可是我的父系長備是從大陸過來的,眷村裡的長輩們,每一個都來自不同省籍,對大家來說,好像要寫南京,才會是正常的,心裡頭反反覆覆,每次都拿不定主意,後來,資料欄位上籍貫這個詞由「出生地」三個字取代後,我才放心地寫下高雄二字。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也是從這件事當中,我開始對於我的家族故事產生了興趣,但是由於父親這一輩的資料有限,所以,我所知甚少。

但是我母親這邊的故事可就豐富了,特別是我外公(媽媽的爸爸)的故事,特別精彩,而且充滿戲劇性,每每在聽我外公分享的時候,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到現在還是。

尋根(一)

去年,有機會在第四台再度重溫了「海角七號」,看到後半段時,聽到野玫瑰的旋律響起,竟然不自主的顫抖掉淚,止不住的淚水來自於自己經驗到了,影片中那睽違60年的帳然與失落,是那樣的深刻與無能為力。


近期,我搭上了「KANO」的風潮,乘著時光機回到日治時代的台灣,從影片當中我具體地感受到了關於那個年代的一切,那個我從來沒有經驗過的年代,竟然如此深刻地撼動著我,這份撼動無關乎殖民統治的社會批判性論述,而是與在觀賞海角七號時,所產生同樣的情愫:一種身為台灣人,但卻似乎對於自己最終的「根」的迷惘與困惑,無明而來的沉重感,壓在胸膛上,無法評斷,只能認由情緒流淌。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宗教與同志


關於上述這則新聞,我看見了宗教以其知識權力來論述同志此一性向的打擊,以下將陳述我對此事件的看法。

看見台灣,看見內在


 "看見台灣"這個片名取得真好!

看完最大的感觸不是那些我早已熟悉的環境污染問題,而是我經驗到了,只要透過"看見",就能產生力量,如同齊伯林導演花了好幾十年時間去"看見",而我們在戲院裡花2個小時隨著齊導的腳步,不但看見台灣,也看見了自己,從看見中,我體會到自己與環境、與大地的連結是如此之深,卻也如此之淺,透過"看見"的過程,也是一種向內的自我探巡之旅,因為,我看見了自己的渺小、脆弱、傲慢與無力,但卻看見大地的壯闊、堅強、謙卑與寬容,兩相對比,只能將力量再度轉向更深的內在,透過生活中的各種行動付出,從心出發,才能夠真正做到"看見"台灣!!

受苦,不苦


受苦,是最棒的禮物,它讓我覺知自己是有力量的,透過受苦去經驗無力與絕望,使得我得以更深刻的探尋內在,進而看見自己的使命,一份與自己靈魂的約定,這是我之所以來到人間的初衷,因著這份初始心,所以來受苦,來學習,而透過家族系統排列的重新連結,我全然的經驗到,一切受苦的原貌,似乎都來自於無意識狀態下對家族共業忠誠的追尋,自己只能回到那謙卑的,渺小的,家庭序位中,生命的軌道,才會運轉的更順暢,愛的能量才能重新流動,於是,淨化與覺醒就會如實的發生,然後,業力不再傳遞,而是擁有無限豐沛的生命力與愛的能量,一切都是恩典,全然的感恩^^

老婆的教導


腦袋幻想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是一種幻覺,只有如實的經驗它,才能帶來深刻的寧靜,而如實意謂著對內感受所有流經的情緒,而非對外投射到外在的一切,因此,如果對內經驗自己的煩躁與焦慮,那麼就在心中與他在一起,但對外仍然需要保持平靜,很不容易,但卻是實修的必經之路。

感觸


猶記當我在慈大唸書的時候,唸到變態心理學這門課時,我印象精神疾患手冊上還有顯著的標記著同性戀是屬於精神疾患的敘述,當時的我覺得很納悶,為什麼性別認同會與精神疾患扯上關係?

同時,我也耳聞到當時學校內部有人想要創同志社、與發行同志刊物的訊息,但似乎卻被擋了下來,後來無聲無息,畢竟,慈大作為佛教學校,對於同志議題仍有其宗教上的刻板印象與偏見。


隨著時間過去,我到了大四,修了一門兒家系的alinggo老師所開的性別教育,大大的增進了我對於同志的理解,但也僅限於課堂上的"學術研究風氣",出了教室門口,同志議題雖是政治正確,但最好不要和我有關係,是當時大家普遍的想法。

時至今日,我畢業8年了,終於,我的母校可以同意學生會,並動用學校資源,來舉辦這樣的演講,這是很有意義的,換言之,學校官方已經和過去有所不同了,在不斷倡議多元文化的現在,學校主動來承辦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同學去接觸與認識同志議題,對於曾經也任職學生會副會的我,心裡感到一種特別的溫暖,讓我看見了慈大的進步,也看見了對於多元文化的精神,有了真正的傾聽與回應。

如夢之夢



在一個故事裡,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裡,有人說了個故事...

我要的是甚麼,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每天都在那個美麗的湖邊,徘徊...尋找...

其實,我們一輩子就像一齣戲,這齣戲是我們自己編的,戲裡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都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到後來,時間久了,我們都不重要了,戲演完了,落幕了,我們就可以.....走出劇場了.....

如果你問我,看完長達7小時的"如夢之夢"之後有什麽感覺?

我必須要說在看的當下有非常大的震撼與感動,那種衝擊是透過一連串不同的敘事與故事而喚起心中的一陣陣的漣漪

負責任的價值

話說,我之前摩托車又故障了,而且剛好就在學校中,因此趕緊打電話給學校附近的"光隆機車行",請老闆來幫忙載。

童軍課的公民體驗反思

有鑑於今天上課班級又是姍姍來遲,看著大家好像也不是很在意,自己心中立刻決定今天不按進度上課了,要來和大家討論這件「問題」如何解決。

光正老師給全班同學的一封信

 親愛的同學們:

我已經收到了你們的意見書,也完整的看完了,心中感覺很複雜,請容許我花一些時間,向各位表達我的回應與對大家的期許。

首先,我很遺憾比賽的過程仍然出現瑕疵,並且也確實讓各位的權益受損,對於我們班代表隊的同學們,如此努力的付出卻沒有得到自己預期中的理想,老師也深感抱歉。另一方面,老師也感到很驕傲,因為,透過你們的表達,讓我看到我們金城的學生,已經學會用合理的方法與理性的口吻來回應自己的需求,我認為這樣的過程,遠比你們能夠代表學校參賽更有意義!

不過,雖然如此,我再看完申訴書後,我發現申訴書中部分的措詞仍然很強硬,例如:「這場法律知識比賽,卻是反其道而行」這個說法,在我來看,這個說法有點不是那麼客觀,因為,如果老師真的是反其道而行,那麼,我就不會舉辦這場比賽了,對吧?因為,我可以直接挑選全校三年級當中,公民科考試成績最好的同學來直接組隊參加,這樣不是更快可以讓學校嗎?但是我沒有!因為,我希望大家都能來透過法律搶答的過程中,讓自己對於法律知識有更多的印象,並從中學到一些生活法律的常識,換言之,老師身為主持與裁判,真的會有無法盡公允的事實,這點老師必須要向大家誠摯的說聲抱歉,但我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的為難之處,並進一步體會到很多事情真的無法「完全公平」,不僅比賽如此,我們所身處的社會不也是如此嗎?

其實,老師希望大家可以從這次的經驗中,去體會「成功」與「失敗」的價值究竟是甚麼?這場比賽,是老師自己主動發起的比賽,沒有人強迫我辦,而我當初的出發點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樂在其中」,享受競賽的感覺,透過這個過程,讓其他人看到我們每一個參賽者的實力,就像你們自己說的:「我們輸的不是自己的實力」,的確,正因為你們都有實力,所以,現在在學校中,未來在社會中,你們都具備有比其他人更多的資源,也享有更多機會在未來的競爭環境中,享有一席之地,這是你們的優勢!

然而,大家也要能夠理解,這個社會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站上台的實力,如果你已經具備好了,那我必須恭喜你,但也要提醒你,你未來的責任是更大的,因為蜘蛛人曾說:「the greatest power comes the greatest responsibility!」你們已經具備有書寫與思考的能力,代表著你可以有為這個社會發聲的能力,今天這樣的經驗,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有不滿會有遺憾,但請記住這個感覺,因為,這種失落的感覺,是你未來前進與邁向成功的基礎,你或許會說,明年我們就要畢業了,再也不能參加法律達人比賽了,但是,你的人生絕對不是只有畢業就中止了,倘若你可以因為這次的刺激,而對於「輸贏」有更深的體會,那麼,你的道路就只會朝向「成功」邁進,此時,在你的字典中,已經沒有所謂的「失敗」了,因為:「只要努力之後,就沒有所謂的失敗!」

總的來說,老師要特別感謝你們的回饋,因為你們的努力,讓我看到未來在舉辦比賽時有更多可以修正的空間,也讓我看到你們運用了平常學校老師們的教導,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各位已經具備有「公民」的素質了,對我來說,這是無價的獲得!雖然,你們說:「現實並不代表真實」,但我想在這句話的後面再加上:「唯有看見自己的真實,才能面對社會的現實」來送給各位優秀的同學們,謝謝你們的主動參加,讓我們得以有這段美好的交流,我也深信,未來大家在上公民課的時候,一定都會精神百倍,對於學校的學習充滿著更多的熱情與動力。

最後,祝福全班同學們,永遠保持學習熱情,讓生活的每一天都能充實愉快!

光正 老師 上

葉子



 一片葉子,是一個靜心。



讓學生找一片落葉來觀察,仔細描述葉子的本身,當下,邀請學生與葉子連結,孩子開始發表關於"它"的各種訊息,嘰嘰喳喳、嘰哩呱啦,我邀請大家稍安勿躁,先回到自己本身,此刻請與手上的葉子連結,不需分享、不需發表,先"感覺"它的存在,這是我今天這堂課唯一要你們做的。




 

感覺需要透過紙筆紀錄,這是一種練習。再度邀請大家用各種形式將所有從這片葉子上接收到的任何訊息,記錄下來,可以是寫、是畫、是黏貼,但請不要干擾別人。經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心逐漸浮躁起來,急著想分享自己的作品、或是看別人做了些甚麼、還有一些是完全呈現無所事事的無聊狀態,甚至有人開始撕葉子!



我觀察了一會,直覺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提醒,但是,當下念頭衝出來的第一句話是:不要講話、做自己的事就好! 可是,我卻說:請專注在你自己身上、請保持安靜,一念間的情緒翻騰,從焦躁到趨於平靜,話語的力量,帶來了轉化。



部分孩子的反應,依舊呈現無名的紛擾,但是,我也發現有更多的孩子開始專心在創作的過程,一種喜悅由然而生,那是一種寧靜的品質,不需音樂陪襯,只有靜默的交流,一個新的發現。



課程尾聲,我邀請孩子發表剛剛創作的過程,原本預期大家會爭著說話,但卻是一片安靜,讓我有點意外,於是我更改提問方式,我問:剛剛在過程中有感覺到寧靜的請舉手?只有一位舉手,我再問:剛剛覺得很無聊的舉手,有6位舉手,我說:不管你感受到甚麼,那都是你,有些同學或許第一次嘗試這樣做,覺得很奇怪,那也很正常,這需要練習。



靜心的過程,無法一蹴可及,說起來,這堂課的"績效"並不是很好,因為還是看見了許多的孩子在躁動中學習,這不是孩子的問題,因為孩子只是反應我們目前的生活樣態,即便是大人們,幾乎都處在躁動中,包含我也是,即便如此,我仍舊試圖在短短的課堂之中,單純的體驗到一種寧靜的品質,我覺得很難得,因為那是一種美好的共振,沒有精心的課程設計、沒有刻意的灌輸,就是邀請大家去看見自己,並給予時間與關懷。



一片葉子可以只是一片葉子,一片葉子也可以是一整個宇宙,從葉子的身上,我們學會觀察、傾聽、並與之連結,然後,一切都變得很美^^

焦點


Stop focusing put out but aware put in. 
停止去關注得到甚麼,而是去意識到給出甚麼

星雲法師菜根譚



冷靜是智慧的門戶,
勤勞是成功的種子,
感恩是幸福的泉源,
懺悔是改過的妙方。

心靈河流


流水潺潺,萬籟俱寂 

但是,我們卻習慣將頭腦帶入其中,無論去過多少地方,看過多少山河草木,水流落葉,總是看不見自然萬物要傾訴的訊息,所以,即便身在寧靜中,卻喧嘩不止。

這是因為,我們總帶著腦袋中的雜想紛擾來解讀這個世界,正在靜思的當下,突然聽到有人說這條河水很髒等等之耳語,然後,過不多久,耳邊立刻傳來遊覽車上的卡拉OK聲,但是,車子停放的旁邊,就是那條澎湃奔流饒富生命力的溪水,美景在即,剎那即是永恆,但可惜許多人都錯過了。


留戀頭腦,讓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會試圖用許多刺激去填補各種空虛,只因我們會怕無聊,怕寂寞,但是,若能隨時觀照內心,回歸內在,總有一天,我們會深刻的明白,其實無聊就是無限,寂寞便是寂靜,而空虛即是空無,而那正是萬世萬物形成之本,也是我們最終的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