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讓生命更寬廣
一個聽障的孩子,在媽媽的努力下,學會了語文寫作與閱讀,憑著文筆的能力,得以補足先天上聽覺的障礙,並且考上了高師大附中。在高中求學期間,因受不了無法融入群體的人際壓力,產生了拒學的行為,在媽媽積極且勇敢的決定下,選擇讓這位孩子獨自一人到台中的聲暉之家,長達一個學期的自我重整,期間,孩子領悟了一些道理,明白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放棄自己,於是又重回學校完成高中學業,而今,她已經是某所大學的哲學系大一生…...
一個睡眠性癲癇的孩子,在談吐應對上看不出來他有其特殊的生理障礙,卻在語文認字方面出現極大的困難,媽媽與老師用盡各種方法,期望他能夠認得國字,但他卻始終學不會。媽媽自我表述,在那段時期,家中永遠是烏雲壟罩、愁雲慘霧,因為一個簡單的國字學習,卻往往在耗費了大半個晚上來學習之後,仍是一無所獲,媽媽一度甚至認為,是孩子故意在騙她,但孩子卻認為:我只是學的比較慢而已啊!這個孩子雖然在語文學習方面很差,但對於自然科學卻有著極大的興趣,在他小二的時候,便跑去拜訪自然科學老師,希望老師能收他當自然實驗班的學生,那時,實驗班的學生只收五、六年級生,但老師卻受其誠意感動破例收他作為旁聽生,如今,這位孩子已就讀某高職,對於自然科學的興趣依然不減...
另外,也是一個語言表達障礙的孩子,但他沒有像前二位這麼幸運,有背後的強力資源來支持,這位孩子在沒有支持環境的情況下,成為了班上集體孤立的對象,他反對所有的事情,從態度、行為表現以及應答各方面而言,他給人的第一眼印象充分符合我們所謂的「不良少年」,但是,他卻會每天固定幫班上的盆栽澆水,並且,對待他的妹妹時是輕聲細語、溫柔體貼,完全沒有一點叛逆之氣,這個孩子,目前的發展未知,只知道在會談的最後印象,仍然是充滿著敵意與憤世紀俗......
以上三個故事,是今日學校舉辦的特教研習,所邀請成大特教系吳咸蘭教授所分享的親身處理的個案。這三個個案的共同性都是在於語言表達上的障礙,所形成的人際關係問題,老師請我們試圖將自己放在那樣的環境中,去體會當你無法用語言和外界進行溝通時的滋味,其實是一種絕然的孤寂與恐懼,但是,我們並不會去發現他們有什麼樣的問題,因為,他們只是說話不太好聽、有點大舌頭、說話比較慢而已,身為老師的我們,只要多一點耐心去包容孩子就好了,偶而鼓勵同學多多接納他,這樣的輔導就夠了!
然而,在經過了今日的研習之後,我發現針對這樣的孩子所要做的事情,遠遠不及如此,因為,孩子長期在班上受到的冷漠與嘲笑是長久的,有過同儕經驗的人都知道,要進入同儕的次文化需要有一定的資格,例如:聽得懂大家講的笑話、反應要快、要能與人分享生活中各項趣聞、當然,適度的冒險犯難更是保證的入門票,但是,這些經驗對於語言表達有障礙的孩子,莫不都是一種挑戰,他們光是要做聆聽的動作,就比平常人花費更多的力氣,遑論交際應酬的空間,所以,在了解這樣的背景下,老師應該從平常就多花一些時間去注意那些有潛在狀況的學生,再來,於每次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融入關懷弱勢或是體驗學習的課程,進行情意課程的體會,最後,時常給予這些語言表達困難的學生最直接的關懷與讚美,並且,這個讚美是很用力、很大力的給,只要一表現良好就立即給予,讓孩子能夠迅速得到實質的鼓勵。
這些語言表達困難的孩子,在反抗的背後,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原因,例如:
1.
我反抗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力,父母期待與自我知覺之間形成巨大的鴻溝與落差
2.
長久以來找不到自我在社群當中的價值感,以反抗的行為來提醒別人的關懷
3.
長久以來受到太多不對等的對待,以反抗手段來營造自己的安全範圍
4.
在生活中,缺乏付出的機會,因為都是別人不斷地施予同情,厭惡自己沒路用的憤怒,轉而以反抗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對孩子而言,和別人「不同」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這個時期的孩子脫離從眾行為,培養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是各項教育目標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價值,而為人師表著,應該從孩子本身的個性來思考切入的著立點,而不是一昧地以自己想當然爾的態度來輔導,那只不過是形塑出另一個隔離的空間而已。如何能以更敏銳的心去觀察這些潛在特別需要幫助的孩子,透過班群輔導的方式,來協助他們建立起適當的自信心,並領導班上較具同理心的學生,逐漸影響週遭他人,以更開放、包容的態度去面對這些所謂的「不同」,是一個挑戰,但卻因為這樣的「不同」,我們的世界變的更寬廣,心思也更細膩,人與人之間也多了許多的溫暖與感動啊,不是嗎?
期待我們的教育,也期待自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