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綠能到底能不能

今日到台南大學參加了節能減碳研討會,談了很多的綠能科技、發電技術、以及綠色能源推廣的問題。我省思良多。


對我來說,綠色能源我不熟悉,所以也就抱持著來吸取科學知識的態度來學習,不過,聽了很多知識技術層面的東西之後,我仍然忍不住回頭又去想,這麼多的專家學者在談綠能發展,那麼我有幾個問題想提出來:
1、那麼到底台灣的整體綠能政策走向是甚麼呢?
2、澎湖最適合發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基地,為何台電無法更積極的有所作為?
3、國光石化硬要施建的浪潮,與綠能發展背道而馳,在此情況下談論綠能發展,有何用處?
這些問題不斷在腦中醞釀著,我等待著提問時間一到,要來聽聽專家的說法。


專家一一的回答我的問題


第一題:
專家沒有回答到,因為他先回答第二題,然後就解釋了第三題他對國光石化的立場。


第二題:
專家說,台電因為是營利單位,他們會以考慮是否能有獲利為目標,而風力發電的成本高,再加上風力發電機多為歐美國家製造,不適合台灣濕熱的天氣,因此常以最低價買進較差的設備後,便出現生鏽導致常常維修的情形,因此,在推動上較不積極。


但是因為用電是公共利益的問題,所以在需求壓力下,台電目前已經著手要再重新啟動風力發電計畫的可能,不過,相對於居住在風力發電廠的週遭居民來說,要他們日復一日看著巨大的風葉在夕陽餘暉下不斷旋轉的光影,是相當痛苦的事情,因此,都要納入評估。


不過,有個所謂的"離案風力發電"會是較為可行的做法,因為強調在海岸邊設置,一來可充分利用海風能量、二來不至於跟擾到居民生活作息,目前有納入規劃當中。


第三題:
專家對於國光石化這題的回應,相當符合我心目中的認定,就是--保守的回答。
但卻完全不符合我的期待!


專家說:"國光石化我沒有辦法很直接的來談,因為畢竟我不是高層無法代表回答,我個人是認為政府會同意建蓋,因為經濟和環保之間,往往是經濟掛帥,經濟是影響全體人民的事情,而環境有時候只是部分區域居民的影響,所以這個部分我沒有辦法做太多的回答",在聽完了專家的回答後,主持人也上前補強了:國光石化是政策面的問題,的論點。


談論完後,有一位高雄海洋大學的教授發言了,他表示他就是居住在高雄汙染最嚴重的三輕中,他相當反對蓋國光石化,當地的地下水舀起來可以點火、之前宣稱的增加就業機會之結果,到頭來反而加工出口區的就業人口還多過石化業的就業人數,所有之前的承諾都跳票,而到頭來政府卻完全沒顧慮到人民的真正生活。


以上,研討會的內容大致摘錄完畢,不知大家看完之後作何感想,對我來說,我在當下的感受就是--我聽到了技術專業的知識內容,但卻對於國家能源發展的現況毫無頭緒,並且對於高等學院的教育作為惶恐不已!


對我來說,單就能源知識的獲得不能說沒有吸收,但對於在場的專家沒有對於國家錯誤的石化政策而有所質疑並挑戰而感到深層的悲哀與憤怒,更何況專家還是能源所的系主任,而今天與會的地點就在台南大學的環境與生態學系演講室中,如果連具有專業背景的教授專家都不能向高層的錯誤政策反映;如果,反映反對聲音的都必須要有受害者背景(如會中發表反對的那位教授,教授此時的立場是受害者喔^^),那我們幹嘛還浪費時間在這裡談綠能的未來趨勢?說到底,那會不會也只是科技顧問公司的未來趨勢呢?


環保產業、綠能產業,基本上還是經濟產品的東西,就像台灣的綠能發展龍頭台積電的太陽光電與半導體產業的LED產業,雖然在產品完成後有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但在製作的過程中也造成了相當大的毒氣汙染,這點專家雖然也坦承,但我仍舊沒聽到你對於該問題的積極應對策略的想法。


當然,能源的確是產業,也是所有消費型態的一環,生質能、太陽能、水力、風力,任何一種再生能源都是綠能的所屬範圍,但是,這是對於全世界的環境生態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的產業,不能杜絕於生態環境的鉅觀思維下,如果,這些專家教授們教育出來的菁英,是為了培養進入各大能源產業公司的人才,而不是真正啟發他們對於台灣生態環境的關心;如果,綠能,到頭來不過是股票上市眾多名詞當中的一個經濟商品,那麼,綠能還是綠能嗎?


專家教授們的角色是知識份子還是商人?產學合作的價值是經濟合作高過於生態教育的價值嗎?這些問題,都是在談論綠能這個打著環境旗幟卻有兼具經濟開發價值的無法歸類的名詞,所必須實際面對的課題,不能夠單純地談論技術面,因為政策永遠會影響技術發展,在上位者的腦袋決定了綠色能源在台灣能否走出主體價值的第三條路,若非如此,綠能永遠都無法對於生態環境啟到更大的保護與教育作用!


綠能發展是否成功的關鍵點不在於技術研發的過程,而在於整體的政策面能否以普及化的教育觀點來支持發展。台灣頭腦好的人太多了,技術研發根本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能源教育不應該變成另一種資優科學教育,倘若缺少人文關懷,那仍然只是形成特定階級的產物,甚至可能會演變成,責難那些沒有學術背景與技術資源的人不愛地球,只因他們沒有資源享受到綠能的好處,或因為到頭來因為資源不足,而綠能技術崛起,成為了財團圖利的生財工具,這些憂慮或許有點誇張,但看看牛糞傳奇當中,種子銀行的故事,也很難不讓人擔心台灣是否會走到這步?


總地來說,綠能是一項值得長期永續發展的好事,但要小心我們推廣的方向,以及是否以最終關懷生態環境的標準來審視所有的綠能開發,也呼籲這些教授專家們,挺起你的腰桿,大聲地說出你對國家能源政策只服務財團醜陋嘴臉的厭惡,讓知識份子就只是個知識份子,那麼,綠能終究會成為真正名符其實的綠色能源。

2 則留言:

  1. 專家說:"國光石化我沒有辦法很直接的來談,因為畢竟我不是高層無法代表回答,我個人是認為政府會同意建蓋,因為經濟和環保之間,往往是經濟掛帥,///經濟是影響全體人民的事情,而環境有時候只是部分區域居民的影響....

    這一句是綠能專家口中說出.真是有點XXX

    經濟是全球化.全球經濟泡沫蕭條時生產再多物品也無法銷售出去.況且經濟是有週期性.
    環境汙染.全球大氣天後會長期改變.汙染地底會遺留幾年可是永久的事.不是部分區域居民的影響

    回覆刪除
  2. 非常認同你對專家學者質疑的心情,如果他給這樣的答案,我憤慨之下可能會一直站著請他再說清楚講明白,並詢問主持人如果凡事都要注意政策面的問題,那麼是否代表可以散會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