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支持整治溝仔尾,還原花蓮在地美

若不是這次有機會上花蓮親身體會,我還真不知道花蓮已經變化的如此之快。

這個快的背後,不是欣喜的期待,而是某種東西快速流失的擔憂。



我看到了文創園區的興起,將舊酒廠翻新重新活化,並引入了花蓮的在地產品,讓觀光客來消費、來品嚐、來認識,從帶動地方經濟的這個點來說,這個精神值得鼓勵,但是,或許我對花蓮的期待與標準較高吧,我總還是希望這種在地的產業鏈,不應只是統一集中在一個地方讓大家純粹"消費"而已,而是能夠在每一個尋常店面,走走逛逛的同時,讓旅客自己去發現驚喜,讓店家與店家之間串連成氣,彼此形成一個市集的聯盟,這會不會比百貨公司式的大血拼,更能傳遞花蓮的在地文化之美呢?!

回花蓮的這幾天,我陪著孩子騎著單車一次又一次地,穿梭在市區與巷弄之間,從自由街到中山路、從北濱公園到七星潭,舉目所見無不看到一個新的觀光城市樣貌的崛起:民宿與旅館爭奇鬥艷、大型的飯店建案工地旁醒目的寫著:跟隨傅縣長的腳步,建設大花蓮;北濱的專用沙石車道轟隆隆的來回於海岸之間,刺耳的噪音與高聳的專用道對比著寧靜湛藍的太平洋形成了莫大的諷刺、通往七星潭的路上多了一座方便遊客抵達的路橋,在路橋旁靠近沙灘的地段上,各類的民宿旅館如雨後春筍般的興建著,遊客只消打開後門就能望見那絢爛的日出,多了更多的人潮,但卻少了更多的單純。

再來,就要特別提到"溝仔尾"了,從自由街一路往東穿過南京街、成功街、福建街,原本是一條諾大的排水溝占著幾乎3/2的位置,在我唸書的時候,有一座放映二輪電影的豪華戲院就緊鄰在溝仔尾旁,而今早已關門打佯,取而代之的,是整個的大型工地,高大的圍欄將整個溝仔尾團團圍住,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超大長方型,造成兩邊的道路陷縮到只能單車通行,真的,連機車都寸步難行!!

兩邊的商店仍然得繼續做生意,排隊的人群依然在假日時段大排長龍,使得原本的街道更形萎縮,人聲、車聲、施工聲,交雜在這條大水溝旁,看似熱鬧生氣,但若知道施工完畢後,溝仔尾將沒入那"香榭大道"之下,我只感到一陣陣的唏噓......

2008
年,我在公視製播的"城市的遠見"中,見證了日本古川町的社區再造典範,當畫面播出了當地居民與溪流共生存的和諧畫面時,留給我相當大的震撼,後來,有機會接觸社區營造課程、環境公民課程,看到了嘉義板陶村、臺南土溝村社區的成功典範,讓我更加相信還地於自然,自然就會回饋給你的共生循環,不論是生活環境的提升、親子間的互動、在地產業經濟型態的穩健、文化創意產業的紮根,都會逐漸形成主流生活的可能,從而有力量去拒絕財團式、物質式、侵略式的資本經濟型態,這才是我們臺灣應該走的道路,當然,也應該是花蓮要兼顧發展與生活的最佳模式。

2014
年了,臺灣城市的都市計畫方針仍然沿用18世紀的工業革命的物質思惟,每當資本大舉入侵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那蜿蜒的溪流、樸素的老房子卻毫無立足之地,只能任由華麗的商店街、氣派的五光十色取代那歷史的意義。


為後代子孫留一條溪流,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需要集體的共識才能促成改變,我不是花蓮人,我只是曾經在花蓮長大的孩子,我投射了我身為都市人在花蓮的鄉土情懷,你可以說這是一種鄉愿與過度的浪漫,但我相信,在出了如此多詩人的花蓮土壤,應該能容許我這一點點的自私與期待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