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高?蘇花改?難解的議題2010.11.3
早在花蓮就讀慈濟大學時,就聽過系主任許木柱老師談到了蘇花高速公路的複雜議題,若純粹以環境議題的觀點來看的話,事實上,蘇花高所貫穿的山脈水系以及脆弱地質真的會對於環境上有相當深遠的影響,不僅只是對環境,對於高山部落的原民族群而言,也是一種危險,許老師以人類學觀點來看待蘇花高的議題,所看到的面向不見得是站在利益的那一邊,相反的,許老師的主張是剝奪了花蓮部分觀光業者以及從事商業行為的族群的利益,也因此,老師的家,曾經也被某些抗議分子砸過雞蛋與石頭,這是我大學時期印象很深刻的事。
時至今日,相隔已6年之久,終於在凡納比颱風的摧殘下,不僅吹出連日來誇張的災情,也再度掀起了蘇花高是否需要興建的老問題。其實,蓋與不蓋,從來就不是二元對立的決策行為,花蓮縣政府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進行更多的公共政策的辯論,讓花蓮人從這樣的機會中去了解,實際參與環境行動的政策討論,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花蓮縣政府應該要創造更多的對話空間,試圖將這樣的重大議題,塑造公民討論意識,從草根的社區鄉里中,部斷地去談論這件事情,讓蘇花高的道路建設,能有更多實際需求的事實資料作為佐證,到底是誰需要蘇花高?來往通勤的族群是誰?在維繫環境生態與在地居民生活品質的平衡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等等,這些公共論述,絕對不是幾位專家學者關起門來做文書作業就能解決的,反而是要多方積極聆聽不同聲音,並且從中找到可行的做法,如果能夠,那麼,花蓮人或許就能藉由這樣的機會,逐漸脫離大家對花蓮人是次等公民的汙名。
只是,台灣不缺乏行動的熱情,而是缺乏理性的聲音。
在我看到了昨日新聞上,傅焜萁在率領花蓮民眾北上抗議的集會場合上說:花蓮人離婚率高,是因為蘇花高一直蓋不起來,造成兩地相思的情形特別嚴重,所以,我們呼籲中央,盡快通過環評,讓花蓮人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我希望縣長趕快去學研究法,離婚率與蘇花高的關係,竟然可以如此輕易的搭上線,用這樣的技倆來欺騙無知的民眾,讓他們信以為真好像是這麼回事,看到這些煽情的手法,我心裡想可能是縣長真的在花蓮無聊太久了,沒有他發揮表演魅力的空間,因此,抓到機會後,就開始耖做這件事情,在民粹主義的烘托下,縣長成了花蓮人的救世主,更可惡的是,主流媒體完全不進行公正的報導,甚至某個白癡民x的頻道,還去蒐集花蓮人有名的離婚夫妻,作為縣長這段話的背書,我想,媒體總不會沒有學過研究法吧!但現今的媒體沉淪至此,只能說嗚呼哀哉,在濫情炒作議題的情況下,花蓮人作為次等公民的形象只會持續加深,不會有抬頭的一天。
誠心的期待,蘇花高議題能有更成熟的辯論態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