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與安全的體會

這是一則關於自己的舒適圈與學習圈的故事,與您分享。

中午用餐完後,看到一個小孩站在水池邊,興奮地指著水中的魚群,大喊著:媽媽你看有魚,媽媽聽到後立刻回答:不要站在那邊,小孩繼續興奮大喊:好多魚喔~媽媽又回:關你什麼事,魚都吃那些不乖的小孩,小孩的表情,仍然掩藏不住看見魚的興奮,但因為相信媽媽,也就離開了水池邊,再也不曾接近魚池一步。

故事回到我自己身上,昨天在po完了考慮催生的決定後,陸續收到很多人對催生看法的關心,今天又再度爬文研究了一番,發現到一個數據,上面寫著催生可能導致剖腹的機率稍高於未催生,即便我知道這個數據的背後存在更多實證上的個別狀況,但我內心卻閃過了一絲絲的不安,突然間對於昨天的這個決定有了質疑。



然而,很妙的是,下一篇文章又談到了在適當的時間運用催生,不見得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反而能夠有效確保孩子與媽媽的安全,看到這段文章的內容,心又突然安定了。

這樣的經驗,讓我深刻的意識到,何謂一切唯心造。事實上,太太的顧慮和想法反而單純的多,沒有像我這樣反覆糾結,但我的習慣卻是要先找尋一定的客觀資料,我才能進行分析,但風險這件事情卻是無法保證的,誰能夠確定每一件事情都是安全無虞的呢?這道理我懂,但實際經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的體驗和那個勸阻小孩離開水池的媽媽,在對於風險這件事的擔憂是相同的,都知道要放心,但進入腦海中的數據與資料若是呈現出風險高的訊息時,本能就會產生恐懼與不安,自然而然就會做出避開危險的舉動。

但是,我們永遠都不知道真正的結果會是什麼,小孩的本性就是會想要接觸水池,風險對他來說,一點都不重要,而我對風險的意識是高的,但也因為這樣,讓自己陷入了多愁的思緒中,忘記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意境。

冒險與安全的平衡,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我們常常渴望著生活能有不同的刺激,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充實,卻也不時在尋求確保自己生活上的安全與穩定,在這看似矛盾的兩端,其實富涵著生命最豐沛的價值。
擔心小孩掉進水池和擔憂催生帶來的風險,是緣自於自我安全感的喪失,但透過有意識的看見自己的不安,並回頭檢視這份不安帶來了何種更深的洞見,則是冒險的價值。

是以,短暫的失去安全感,沒有不好,反而會讓自己有更多的觀察與體會,去學習更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識與能力,去探索自己內在更深的狀態,如此,才能讓自己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全感,輕鬆自在就會自動來臨。

期許自己,可以做一個放手讓孩子接近魚池,且內在不會有絲毫不安的爸爸。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