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輔三合一教師的培訓日記(上)

 

2006年的71日我踏入了國風國中,依稀記得,那充滿活力的朝陽灑在操場綠地上,逗著老舊的校舍屋瓦也射出了斜斜的影子,蔚藍的天空不時被飛機尾翼勾勒出一道道白色的波浪,順勢帶起了孩子們充滿純真的臉龐,然後,在一聲鐘響過後,運動場上喧鬧奔放的熱情迅速被收回到每一間教室裡,校園又恢復了平時的寧靜,此時只聽得見老師們振筆疾書、鏗鈧有力的版書聲,以及學生陣陣的朗誦聲,一場愉快的學習之旅於焉開始,如此這般,週而復始地在每天每節課的45分鐘之間不斷地循環,而那巍峨的大山沉穩地安坐在司令台的後方,日復一日地見證每日的校園生活,同時,也是見證著自己在國風這一年來的點點滴滴......



在國風的實習歷程當中,我的行政單位是在學生事務處,對於學輔導出身的我,其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因為在過去學習的期間,我對於學校輔導的實務工作一直有著很高的興趣,在每一次的專題報告或是輔導困境探討時,總會討論到學校訓導工作與輔導工作的整合問題,這次的實習也讓我從中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

在我的想法當中,我始終認為輔導不能只有完全從個人的角度來思考,而訓導也不能夠只是完全站在團體的規範來施行,因此,教師的觀念養成就形成了相當重要的關鍵,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本質,才能提出最好的思維行動。有鑑於此,我在實習期間便給自己下了一個目標,就是期望培訓自己成為一個「教訓輔三合一教師」,讓自己的判斷思考、面對態度、以及解決策略,都能夠依循這樣的理想來前進,也根據此三大面向,來分享這一年來的實習心得,期望透過「培訓日記」的點滴整理,不只是回顧所學,更是為未來寫下新的序曲。

三合一之:「教」學相長

教學,其實是我實習的過程當中,最想突破的關卡。不管是教材編寫、教學策略以及班級經營的相關知能,都是我需要再精進的領域,而為了能夠多一點上台的歷練,我也主動爭取了不同課程的主題教學,這裡也要特別感謝國風的綜合活動老師群們,給予我相當多學習成長的機會,截至實習結束,我大概上了多元智慧、性別教育、生涯探索、烹飪教學以及安全教育等主題課程,另外也於上學期協助輔導室帶領一個國二的成長團體。每一次的教學經驗都讓我有很多不同的收穫,在這些教學經驗當中,我歸納出一句話,作為我在教學上的精神口號,那就是:「將教學理想化為實際運作的可能。」

對我而言,在剛開始的教學準備常常會花較多心思集中在教學內容的知識度上,雖然這也是教學準備上的重要項目,但是,更重要的卻是「引導」步驟,少了這個步驟,即便自己是學富五車的專家學者,也很難落實教學的真諦,因為學生不會因為教師自己懂很多,然後也變得像老師ㄧ樣強,反而會漸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常常我在某一個主題上有很多東西想和學生分享,卻沒有辦法將其適切地融入教學策略中,因此會變成自彈自唱的窘境。

此時就觀察到學生的眼神開始游移不定,而我所能採取的方式卻只能以命令口氣要求學生專心,但是,反觀廣運老師或是瑞玲老師在教學時,他們常會舉出與此主體相關的許多故事來增加學生的理解,並且,不斷透過引導式問法來進行教學,例如:各位同學有沒有想過?你們認為這樣的做法如何呢?你未來究竟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呢?等類似問題,雖然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在教學現場當中因為時間的壓力,以及教學內容的傳遞,使得我常常會很急促地要把所知所學「灌輸」給學生,卻忽略了綜合活動這堂課中強調的是價值澄清以及自我思考的實踐。

而這樣傾向灌輸知識的缺點,也反映在過多學習單的設計上,這也是廣運老師不斷在提醒我的,猶記廣運老師曾說:「基本上,每一個活動如果都認真作完了,學生其實多少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往往難以透過書寫表達,所以偶爾可以換個方式去帶,一樣會產生啟發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想法,是我過去不曾想過的,無形當中也啟發了我在教學上的許多想法,讓我於往後教學上,多了一個發揮輔導知能的機會。

三合一之:「訓」育並重

古有俗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但我在學務處的經驗卻是:「風聲、雨聲、叱喝聲,聲聲驚心。」其實,這樣的形容並非每一天都是如此,只是頻率與其他處室相比要高的許多,畢竟,訓導的定義即為:「針對學生行為道德進行訓育教導的歷程。」但行為道德的教育改善必須施以長時間陶冶塑造,方能收潛移默化之效,但是對於大學校而言,每天可能要處理的個案量少則八件、十件,多則二十幾件以上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在這樣的工作量下,要求學務工作來推動輔導工作的落實,除非是透過體制上的變革,革新學校整體的文化價值,否則單就學務處的力量,仍然有限。

在我看來,許多時候,嚴厲的訓誡方式不是身為學務處的老師們願意如此,而是在實務處理上若不當機立斷、立即處理,則無法接續其他的管教工作,因此,業務的整合是輔導與訓導工作配合上的實務困難。但是,任何制度的推動,仰賴的卻是人的執行,因此,對我來說,我雖不能改變整個學校制度的運作,但我卻可以利用機會,嘗試將自己的輔導觀念融入訓導工作中。 

在我實習的這段過程當中,每每有學生被訓戒時,我便會私下與學生進行對話,以了解學生們的反應,透過每次的對話當中,我發現了更實際的輔導現況就是,往往學生的犯錯行為都是建立在好奇與嘗試的心態下行動的,有的時候,在當頭棒喝的效果之下,可收立竿見影之效,日後也很難再出現不當的行為,當然,有些膽子比較大的學生會專門和老師賭賭看,常常是學務處的累犯常客,其目的就是為了挑釁老師的忍耐力,這樣的學生也是所在多有,但是,對於生教組長以及學務主任而言,他們卻早已看穿了學生的心態,往往,他們會先行判斷該名學生的行為背後的動機,進而採取較有效的介入方式。

例如:針對行為散漫的學生,施以午休勞動服務的方式,透過服務的過程去將功贖罪;那若是情節重大的犯錯學生,則會先另行約談,並請學生撰寫行為自述表,一方面讓學生沉澱其所犯的過錯,另一方面,也作為老師對事件處理上的調查依據,往往有些校園衝突都會發生所謂的案外案,這個時候,事情的脈絡調查就很重要,這也是為何訓導工作往往在處理的過程中會被人形容成司法工作的原因。由此可知,訓導工作的繁雜與壓力,要真正處理的漂亮且富教育意義,除了必須不斷自我提醒之外,更重要的還是經驗的累積,才能在訓育的基礎上,達成教育的目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