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一位研究生之死
文/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
年輕學子的徬徨:選錯科系,以致學非所用
在一場對成大同學的演講結束後,有一位魁梧的男孩子跑來對我說,他想放棄今年就要到手的成大電機研究生資格。我非常好奇地問他為什麼?因為以他這樣的一張畢業證書,在台灣起碼有一千家以上的公司想爭取或巴結他去上班。從職場上的角度來看,他的前途光明似錦,就像大雨後山中那股舒服的清涼,現在居然想放棄它。
對他這樣的一個念頭,我的直覺反應是,若不是他的頭腦秀逗,就是成績爛到極點混不下去了。但在他詳細說明後,他的原因居然是因為他身體狀況不好,想棄工從醫,重新再去花七年的時間學醫,以便能找出自己的病因,並且去解救患有同樣症狀的朋友。基於隱私,我不方便問他有何症狀。
這個事件令人感傷的地方是,如果連這位全台灣前兩百名最優秀的理工學生都對自己所學感到如此徬徨,那其他每年二十萬名畢業生的徬徨程度豈不是更加嚴重。讀了七年書的最後發現居然是選錯了科系,像這種選錯科系,以致學非所用的悲劇在台灣,根據統計高達80%,這樣一齣悲劇的導演是誰呢?是這些學非所用的同學自己搞不清楚狀況,還是我們的教育體系無法協助他們搞清楚狀況?
選錯科系的證據之一:缺乏興趣及產業趨勢的引導
我想舉二個例子來供讀者判斷,到底誰是讓這位研究生選錯科系的兇手。第一個證據是,各位讀者在高中選填志願科時,學校是否曾提供任何性向興趣探索課程幫您分析出最適合您的科系?然後再幫您預測該科系四年畢業後的就業狀況,以便讓每一位學生可以擁有足夠的資訊來決定,這一輩子適合走理想路線還是飯碗路線,而不是只依照「社會化」的通俗習慣,簡單地以「好男不選文科,好女不選工科」來選擇科系,就像現在台灣有85%以上的高中男生不問青紅皂白就選擇理工科系的現況是如出一轍。因此這個在高中時代缺乏「性向及職場趨勢分析」,是兇手所遺留下的第一個證據。
選錯科系的證據之二:未能透過企業認證來培養畢業生足夠的就業信心
第二道證據是台灣的專上畢業生每100個就會有15個選擇延後畢業,主要的目的是想繼續留下準備研究所,因為他們非常擔心自己的大專學歷無法滿足企業的學歷要求,因為過去兩年在專科學校大量轉學制成大學的情況下,企業認為學生素質降低,因此將以往以專上為錄取的標準學歷條件提高成碩士學歷。因此根據104的統計,每一百個職缺有47%希望是具備碩士學歷。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每年碩士畢業生佔畢業學生總數的13%。但是當你問這些準碩士畢業生或延畢的學生為什麼讀研究所,他們的標準答案是比較好找工作,而不是因為了解到自己有哪些能力不足才去報考研究所。換句話說,他們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而不敢畢業。
這種讀了四年大學卻仍不敢畢業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專上教育並未嚴格要求畢業生在取得畢業資格前,要先獲得企業所需要的能力資格認證,因此既然沒有在畢業前獲得企業認可的能力,當然就沒有信心進入到職場,因為花四年的時間照理應該培養到足夠的技能。這個未能在大學畢業時透過認證要求,以確認畢業生的就業實力的漏洞,是造成這位研究生之死的第二個證據。
「檢視自己的存在意義,藉以發現未來屬於自己的舞台」,時間應提前至高中階段
借用一位五十幾歲才找到生命意義的科學家來做個結論。這個科學家是一位化學博士,主要從事最容易賺錢的健康營養食品研究,雖然賺錢無數,但在他事業高峰的時候,他的母親卻因為得了癌症需要進行化療。但是化療的後遺症會是在將癌細胞殺死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因此其母親命在旦夕。這位化學博士不禁感嘆到,自己雖然事業有成,但卻對母親的痛苦無能為力,因此下定決心放棄健康營養食品的研究,改而研究是否有只會殺死癌細胞的營養食品。結果他利用中國草藥研究成的食品,居然可將癌症病人的存活期從三至四個月延長到三至四年,而且不斷在改良中。 因為透過這樣的一個生命的省思,在五十歲的時候讓他終於找到自己的意義。
從這位博士透過母親的病而找到自己的意義,來看這位研究生想放棄自己所學,然後去做自認最有意義的事的角度來看,比起其他懵懵懂懂的學生,其實這位研究生才是真正醒著的,因為只有他在追問自己的真正意義在哪裡。我相信他有很大的機會找到自己的價值,因為他比那位博士早問這個關鍵性的問題達25年以上,因為這位學生看來只有25歲左右。
但如果我們的教育制度可以讓專上的畢業生,將檢視自己的時間提前到他們的高中階段,而非讓他們自生自滅,那台灣將可培養出多少可以看到自己意義的優秀大學畢業生,而非徒具學歷的徬徨碩士或徬徨博士畢業生了!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
年輕學子的徬徨:選錯科系,以致學非所用
在一場對成大同學的演講結束後,有一位魁梧的男孩子跑來對我說,他想放棄今年就要到手的成大電機研究生資格。我非常好奇地問他為什麼?因為以他這樣的一張畢業證書,在台灣起碼有一千家以上的公司想爭取或巴結他去上班。從職場上的角度來看,他的前途光明似錦,就像大雨後山中那股舒服的清涼,現在居然想放棄它。
對他這樣的一個念頭,我的直覺反應是,若不是他的頭腦秀逗,就是成績爛到極點混不下去了。但在他詳細說明後,他的原因居然是因為他身體狀況不好,想棄工從醫,重新再去花七年的時間學醫,以便能找出自己的病因,並且去解救患有同樣症狀的朋友。基於隱私,我不方便問他有何症狀。
這個事件令人感傷的地方是,如果連這位全台灣前兩百名最優秀的理工學生都對自己所學感到如此徬徨,那其他每年二十萬名畢業生的徬徨程度豈不是更加嚴重。讀了七年書的最後發現居然是選錯了科系,像這種選錯科系,以致學非所用的悲劇在台灣,根據統計高達80%,這樣一齣悲劇的導演是誰呢?是這些學非所用的同學自己搞不清楚狀況,還是我們的教育體系無法協助他們搞清楚狀況?
選錯科系的證據之一:缺乏興趣及產業趨勢的引導
我想舉二個例子來供讀者判斷,到底誰是讓這位研究生選錯科系的兇手。第一個證據是,各位讀者在高中選填志願科時,學校是否曾提供任何性向興趣探索課程幫您分析出最適合您的科系?然後再幫您預測該科系四年畢業後的就業狀況,以便讓每一位學生可以擁有足夠的資訊來決定,這一輩子適合走理想路線還是飯碗路線,而不是只依照「社會化」的通俗習慣,簡單地以「好男不選文科,好女不選工科」來選擇科系,就像現在台灣有85%以上的高中男生不問青紅皂白就選擇理工科系的現況是如出一轍。因此這個在高中時代缺乏「性向及職場趨勢分析」,是兇手所遺留下的第一個證據。
選錯科系的證據之二:未能透過企業認證來培養畢業生足夠的就業信心
第二道證據是台灣的專上畢業生每100個就會有15個選擇延後畢業,主要的目的是想繼續留下準備研究所,因為他們非常擔心自己的大專學歷無法滿足企業的學歷要求,因為過去兩年在專科學校大量轉學制成大學的情況下,企業認為學生素質降低,因此將以往以專上為錄取的標準學歷條件提高成碩士學歷。因此根據104的統計,每一百個職缺有47%希望是具備碩士學歷。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每年碩士畢業生佔畢業學生總數的13%。但是當你問這些準碩士畢業生或延畢的學生為什麼讀研究所,他們的標準答案是比較好找工作,而不是因為了解到自己有哪些能力不足才去報考研究所。換句話說,他們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而不敢畢業。
這種讀了四年大學卻仍不敢畢業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專上教育並未嚴格要求畢業生在取得畢業資格前,要先獲得企業所需要的能力資格認證,因此既然沒有在畢業前獲得企業認可的能力,當然就沒有信心進入到職場,因為花四年的時間照理應該培養到足夠的技能。這個未能在大學畢業時透過認證要求,以確認畢業生的就業實力的漏洞,是造成這位研究生之死的第二個證據。
「檢視自己的存在意義,藉以發現未來屬於自己的舞台」,時間應提前至高中階段
借用一位五十幾歲才找到生命意義的科學家來做個結論。這個科學家是一位化學博士,主要從事最容易賺錢的健康營養食品研究,雖然賺錢無數,但在他事業高峰的時候,他的母親卻因為得了癌症需要進行化療。但是化療的後遺症會是在將癌細胞殺死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因此其母親命在旦夕。這位化學博士不禁感嘆到,自己雖然事業有成,但卻對母親的痛苦無能為力,因此下定決心放棄健康營養食品的研究,改而研究是否有只會殺死癌細胞的營養食品。結果他利用中國草藥研究成的食品,居然可將癌症病人的存活期從三至四個月延長到三至四年,而且不斷在改良中。 因為透過這樣的一個生命的省思,在五十歲的時候讓他終於找到自己的意義。
從這位博士透過母親的病而找到自己的意義,來看這位研究生想放棄自己所學,然後去做自認最有意義的事的角度來看,比起其他懵懵懂懂的學生,其實這位研究生才是真正醒著的,因為只有他在追問自己的真正意義在哪裡。我相信他有很大的機會找到自己的價值,因為他比那位博士早問這個關鍵性的問題達25年以上,因為這位學生看來只有25歲左右。
但如果我們的教育制度可以讓專上的畢業生,將檢視自己的時間提前到他們的高中階段,而非讓他們自生自滅,那台灣將可培養出多少可以看到自己意義的優秀大學畢業生,而非徒具學歷的徬徨碩士或徬徨博士畢業生了!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
留言
張貼留言